技术不足意识补,操作不熟预判补,意识和预判才是摩托骑行的关键

2024年04月18日16:05:04 汽车 1069

基于国内骑行环境现状,对于摩托车骑行,最关键的甚至不是技术,而是安全意识和预判驾驶习惯,有了这两点,普通摩友即可享受骑行的乐趣。

技术不足意识补,操作不熟预判补,意识和预判才是摩托骑行的关键 - 天天要闻

观察、决策、执行构成了摩托车骑行的完整过程,这三个环节又对应着信息、意识、技术。

收集信息的效率、意识的丰富度和正确性、技术的熟练程度决定了摩托车骑行的质量,如何让多数技术平平的骑手,能够安全地驾驶摩托车,关键在于意识和预判。

技术不足意识补,操作不熟预判补,意识和预判才是摩托骑行的关键 - 天天要闻

技术不足意识补,操作不熟预判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具备基本的技术前提下,安全意识比技术重要,预先判断比临时反应有效。

观察、决策、执行三者串行,构成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过程,紧接着在接收反馈的同时接收新的信息,再循环以上三个环节,完成新的动作。

技术不足意识补,操作不熟预判补,意识和预判才是摩托骑行的关键 - 天天要闻

观察环节。

骑手主要通过眼观、耳听接收环境信息,其中大部分信息通过眼睛接收,因此视野对于骑手来说至关重要。摩托车前视视野非常宽广,限制最大的还是后视镜的盲区,因此,在必要时,骑手需要配合偏头、侧头或者回头去观察。

除此之外,骑手还需要耳听八方,从声音判断接近的车辆的距离等信息。所以骑行时不要听音乐,保持听力灵敏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路面反馈,这些信息传达了路面情况,比如是否湿滑,是否有暗坑,是否有沙子、油,是否有与道路平行的凸凹槽等信息。

决策环节。

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决策。

有人从大车前横穿马路,那是没有看到过鬼探头的车祸视频;有人贴着停在路边的汽车快速骑行,那是没有看到过开门杀的车祸视频;有人在山路越线压弯,那是没有看到过迎面对撞的车祸视频;有人在快速干道上钻缝穿行,那是没有看到过别车摔车视频。因此,骑手经常看看这些事故视频,有助于形成安全骑行意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具备安全意识的骑手会时刻提醒自己,远离危险场景,这样就规避了大部分险情的发生,而不是等着险情发生后再用技术补救。

路线选择、通过方式、车距保持、停车位置等的决策来自于经验和学习。比如,有大车接近,我们会提醒自己远离大车;通过施工环境时,我们也会提醒自己先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过;遇到湿滑路面,特别是有水的交通指挥线,我们会提醒自己降低车速,避免转弯;停车等待红灯时,我们会提醒自己停在公交车、拖挂车、大货车的内轮差之外和盲区之外。等等等等。

如果说是否超车靠经验,怎样超车则需要靠优化后的模式。同样,是否穿越拥堵路段靠经验,怎样穿越拥堵路段则需要靠模式。这些模式的形成,需要复盘和总结。在骑行过程中,善于将经验沉淀为知识,形成适合道路情况的模式,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司机。

执行环节。

决策后,我们只能依靠技术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普通人通过主动学习和长期的里程积累,形成经过优化的肌肉记忆,用条件反射去应对突发状况。有条件的骑手还可以参加安全培训,或者挑一个封闭的安全场地,戴好护具,模拟各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骑手来说,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技术,而是安全意识和预判驾驶习惯。

因为观察、决策、执行为串行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越是新手观察效率越低、决策时间越长、执行质量越差。对于普通人来说,技术提升需要积累里程或者针对性地练习,两者都需要时间或者条件,因此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从规避危险环境、缩短决策时间入手。

比如,预先判断前车是否会刹车、转弯,是否会不打转向灯猛拐、急刹,对向车辆会走哪一边,停在马路中间的儿童会不会突然调头猛地向后奔跑,大车前会不会突然窜出行人或车辆,针对这些可能的险情,我们采取调整跟车距离,提前减速,带一把刹车等措施。

预判驾驶相当于提前预备执行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整体安全。在险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已经准备好应急预案,一旦险情发生,就可以快速应对,从整体上弥补普通骑手反应迟缓、技术不熟练,车辆配置低的不足。

因此很多技术平平的人能够骑得久,享受驾驶摩托车的乐趣,主要就得益于建立在安全意识之上的预判驾驶。

最后,附上一首摩托车安全骑行歌,送给大家。

《安全骑行歌》

远离大车保性命

切记这是第一条

管好右手靠自觉

骑车全程不能忘

预判驾驶凭经验

遇到险情要复盘

勤反思多总结

做个谨慎好骑手

要防鬼探头

轻易不超车

要防开门杀

保持距离和慢行

过路口要观察

等个两秒又何妨

跟车并行不能近

谨防猛拐和急刹

变道拐弯不随意

有必要时回头看

湿滑路面黄白线

提前就要降车速

看到孩童过马路

鸣笛减速要让行

借道骑行要同速

提防行人电动车

不要贴近其他车

留足犯错的空间

停车注意看四周

注意大车内轮差

不和汽车去斗气

该认怂时就认怂

天下摩友是一家

见面不比骑得快

骑得稳骑得久

才是人间好骑手

以上文字为个人总结,仅供参考,经验不足,欢迎指正。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Robotaxi发生首次碰撞事故:突然撞向一辆丰田 - 天天要闻

特斯拉Robotaxi发生首次碰撞事故:突然撞向一辆丰田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发生首次碰撞事故。此次事故由博主DirtyTesla记录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他表示这是 Robotaxi 的首次事故,车辆轮胎碰到了另一辆车。据描述,事发当地时间7月4日,当时他正乘坐Robotaxi前往一家披萨店,车辆在多次尝试进入停车场失败后,停在了入口旁。他下车后拍摄的视频显示,车辆在无明显原因的...
23年准新一手传祺M8,6万公里,22.9万拿下MPV头等舱? - 天天要闻

23年准新一手传祺M8,6万公里,22.9万拿下MPV头等舱?

MPV市场中,传祺M8一直以其不俗的实力和合理的价格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辆传祺M8 2023款 宗师系列 2.0TM 混动 御尊版,不仅继承了传祺品牌一贯的精湛工艺和卓越性能,更在智能科技和舒适性上实现了全面升级。
黑色“大帕”来袭!准新保时捷Panamera,82万多拿下! - 天天要闻

黑色“大帕”来袭!准新保时捷Panamera,82万多拿下!

如果说看到很多二手车车源描述里提到的“美女自用一手车 ”我通常是不太会相信的,但如果放到保时捷帕拉梅拉这款车型上,那这个美女一手自用的可信度就贼高了,说个小细节,我一个车商朋友,最爱精洗帕拉梅拉车型,用他的话说就是,有时候从座椅下方收拾出的
30多万拿下保时捷Macan S,体验性能SUV的魅力? - 天天要闻

30多万拿下保时捷Macan S,体验性能SUV的魅力?

保时捷的诞生,源于费迪南德·保时捷对汽车的热爱与执着。自1931年创立保时捷工作室以来,费迪南德·保时捷和他的团队始终致力于设计和制造高性能的跑车。1948年,第一辆保时捷跑车——356诞生,它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独特的设计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
十年老友价,12万拿下奥迪A6L,商务家用都合适! - 天天要闻

十年老友价,12万拿下奥迪A6L,商务家用都合适!

奥迪A6L一直是国内C级豪华轿车市场的畅销车型,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先进的技术,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2018款30周年年型TFSI进取型作为这一系列的代表作之一,不仅继承了奥迪A6L一贯的优秀传统,更在细节上进行了精心打磨,使其更具纪念意
12万多入手一手“小CC”?准新大众凌渡L值不值? - 天天要闻

12万多入手一手“小CC”?准新大众凌渡L值不值?

2014年12月22日,上汽大众首款宽体轿跑车——凌渡正式宣布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4.59万-21.39万元。凌渡的诞生,不仅填补了上海大众在细分市场的空白,还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产品线布局。凌渡的诞生源于一款概念车——Pas
11万多拿下7座汉兰达,家用代步好选择! - 天天要闻

11万多拿下7座汉兰达,家用代步好选择!

汉兰达,这位丰田的“壮硕绅士”,以其宽敞的胸怀和强劲的动力,稳坐车坛“靠谱大哥”的宝座。他不仅拥有能征服丈母娘的外表,更有让通勤变得轻松愉快的本事。它既能你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舒服到家门口”,也能令你在接送娃儿或购物狂欢之后依然面带微笑,轻
24年5月上牌的准新奔驰C级,1.3万公里,22万拿下香不香? - 天天要闻

24年5月上牌的准新奔驰C级,1.3万公里,22万拿下香不香?

奔驰C级作为德国豪华汽车品牌中的一个经典车系,始终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和设计风格吸引着广大消费者。近期,奔驰C级推出了2024款全新车型,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新款奔驰C级在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均进行了升级和优化,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
21年大众CC紫色版,6万公里,13万多,这颜值还不过时? - 天天要闻

21年大众CC紫色版,6万公里,13万多,这颜值还不过时?

大众CC从2010年国产上市以来,一直有着不错的热度,凭借着高颜值的设计俘获了不少用户的心,同时德系车在品质感的打造上也向来备受好评,所以大众CC是一款有颜值也有实力的车型。今天这辆2021款大众CC 330TSI 上市特别版,首次挂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