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所创作的文章,只做今日头条首发创作,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搬运抄袭,违者必追究责任。
近日,中国太平洋保险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一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信息备受瞩目:新能源汽车的保险出险率竟然高出燃油车近一倍!
曾义,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在会上明确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高出燃油车接近1倍,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汽车出行同比大幅提升,对新能源车承保成本构成了一定压力。”
这一爆料在网上迅速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有网友戏称,新能源汽车省下的油钱都花在了保险上,也有人感叹电费涨了,似乎购买新能源汽车不再划算。然而,也有一部分理性的声音,认为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出奇,因为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和使用环境,高出燃油车的出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会如此之高呢?
事实上,早在不久前,中国银保信CBIT就进行了一项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调研。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确实比燃油车更高,这也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用要高出普通燃油车约21%。
举个例子,一辆价值20万元的燃油车,通常一年的保险费用在3000至3500元左右,而新能源汽车则可能超过4000元。
首先,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车在市场上投放时间较短,大多数车型还没有经过完整的“生命周期”考验,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与之相比,经过几十年不断迭代的燃油车更为成熟,因此出现故障的概率较低。
其次,新能源汽车对智能化的需求较高,电气化程度更高,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如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
这些零部件的增加提高了整体故障的风险。每增加一个电子元器件,故障率就会相应增加。
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品质难以控制,因此保险公司在确定保险费率时必然会考虑这些因素。当然,保费的高低不仅与故障率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由于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模块化平台设计,因此在车辆损坏需要维修时,厂家通常更倾向于“整体更换”。举例来说,如果动力电池损坏,无论大小,通常都会更换整个电池总成,这增加了维修成本。
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品类相对较少,且各家厂商的风格不同,零部件的通用性较低,制造成本无法摊销,导致了“零整比”升高,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费用高于燃油车。
或许车主可以通过购买车险来规避一部分风险,但保险公司也不会吃亏,他们会提高保费以弥补这些额外成本,这就导致了“新能源汽车保费”居高不下的问题,最终受损的仍然是车主自己。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保费高于燃油车”或“出险率高于燃油车”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方面就劣于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