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2023年02月02日18:26:31 汽车 1090

春节刚过,雷克萨斯又将有一款新车型上市,这款新车的定价要比同级别的BBA便宜不少,但是价格又要比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捷豹,沃尔沃的新车贵了一些,该新车就是雷克萨斯的RZ。雷克萨斯RZ的厂家指导价为37.5~46.5万元,目前该新车已经得到曝光,一共提供三种不同的配置。有意思的是,该新车并没有采用自然吸气引擎,也没有采用双擎版本,反而全系都是纯电驱动,这就特别有意思了。

那么这款新车的加入会不会对我们造车新势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款新车。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先说外观设计,雷克萨斯RZ的外观设计基本也续了燃油车的设计理念,纺锤体的进气中网在这款新车上依然可见,只不过变成了全密封的设计,所以气势上稍微减弱一些。此外,新车的大灯依然是LED远近光大灯以及LED日间行车灯融为一体化的设计,这在燃油车上也是比较普及的。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从车型的侧面来看,其实不太容易看得出来这是一款新能源汽车。悬浮样式的车顶,18英寸的轮毂,这些都是燃油车的常规设计。但是在左侧翼子板位置新车匹配了充电口,所以也点明了该新车的身份。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尾部设计,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一辆雷克萨斯,相信绝大部分小伙伴都以为又是自主品牌出了某一款新能源汽车吧?雷克萨斯的车标已经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英文LOGO,并不太醒目。此外,贯穿式的尾灯也采用了比较多的网红化元素。有一说一,整个新车的外观设计并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车身数据部分,雷克萨斯RZ的长宽高分别为4805/1895/1635mm,轴距是2850mm,车身数据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看到内部设计,我觉得雷克萨斯还没有做好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准备。内嵌式的屏幕,全液晶的行车电脑屏幕,怎么看都是燃油车版本改进过来的,设计上有太多燃油车的痕迹了。不过为了照顾到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该新车的方向盘使用的是游戏手柄造型的设计,但是在低中配车型上大概率会使用采用圆形的方向盘。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该新车全系匹配了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只不过配置有高有低。比如开门预警只有在旗舰版车型上才有,并线辅助也只有高配车型上才有。低中配车型只有倒车影像,连常规的360度全景影像都没有。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动力系统,雷克萨斯RZ采用的是纯电机进行驱动。有意思的是,该新车全系都是双电机引擎,电动机总功率230马力,匹配的是三元锂电池,新车的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520km以及455km。

主打价格战,雷克萨斯RZ来了!全新电动SUV,价格是亮点 - 天天要闻

其实这款雷克萨斯RZ瞄准的是一线豪车与二线豪车之间的空白部分,但是很明显,那些传统豪车在电动车领域至今没有太多实力的新车,所以这款雷克萨斯RZ依然是要竞争造车新势力。很明显,这款新车并没有出现太多可玩性的设计,那么你觉得这款纯进口的雷克萨斯SUV前景如何呢?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理想i6:与奶爸车划清界限 - 天天要闻

理想i6:与奶爸车划清界限

当理想i6以一种“不像SUV也不像MPV”的姿态亮相的时候,很多人都还在纠结它属于哪个类别。实际上,它已经不打算被归类了——它来干的,是把纯电SUV这块看似繁荣实则虚胖的市场直接连根拔起。看清楚,现在市面上20万以上的纯电SUV里,有几台是真的“刚需”?你真打算开Model Y翻山越岭?用蔚来ES6去沙漠露营?城市用户买这些...
大众确实深陷“价格战”!速腾一口气降5万,1.5T版性价比太高了 - 天天要闻

大众确实深陷“价格战”!速腾一口气降5万,1.5T版性价比太高了

新能源汽车确实很好,用车成本低,配置还很丰富,但是在国内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油车,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很多朋友外出几千里务工,新能源汽车确实有续航焦虑,不能满足这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加上最近两年,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对于传统油车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油车价格也大幅度下跌,很多车型都跌至冰点,比如说大...
李想“不想造车”的背后,其实是想造“司机 Agent” - 天天要闻

李想“不想造车”的背后,其实是想造“司机 Agent”

李想认为,理想汽车的智能化原创性已超增程。作者|曹思颀 周永亮编辑|靖宇五个月前,李想高调地宣布了将 All in AI,表示理想要从一家智能汽车公司,转型迈向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而这次,李想带着全新的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走到了公众面前。此前,VLA 已经在 3 月的英伟达 GTC 大会上首次发布,它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