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2021年09月30日19:47:03 佛学 1916

自从金地藏成为第一尊不腐肉身后,也许是受到地藏精神的指引,明、清至民国时期相继出现无暇、隆山、常恩、法龙、定慧等8尊不腐肉身;改革开放后二十余年,又先后出现了大兴、慈明、仁义(比丘尼)、明净和普文5尊不腐肉身。前前后后,共计14尊。这14尊“肉身菩萨”都有着相似的特点,那就是苦修、预知和长寿。

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 天天要闻

据传明代无暇和尚“不食人间烟火”,以黄精、野果为食;大兴和尚在佛教生产队放牛二十余年;慈明和尚一生撞钟不止,他说人间每敲一声钟,地狱亡灵就少一分痛苦;明净和尚曾在旃檀林站禅、坐禅三年,闭关三年,不论寒冬炎夏常年赤足;仁义比丘尼常年食素淡斋,救死扶伤……他们平均年龄89岁,最高年龄是126岁,且圆寂前皆可预知时至。

神奇的“肉身菩萨”吸引着一批批的信徒前去瞻仰。然而,九华“肉身菩萨”虽然出现有14尊,但现在可供瞻仰的却只有5尊。关于百岁宫中的这位肉身菩萨,九华山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 天天要闻

传说,清朝初年百岁宫曾经多次失火,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大火竟要把整个寺院烧塌。这时,“百岁菩萨”的双手忽然抬起,由打坐的姿势变成遮火的姿势,一场大雨随即从天而降。火扑灭了,寺院保住了,但从此以后,这位肉身菩萨的胳膊就没有放下,始终保持着当年遮火的姿势。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寺院叫“百岁宫”,寺院石碑上记录着明代一位126岁高僧的生平:无暇和尚,又名海玉,24岁出家,因为仰慕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发愿重振地藏菩萨道场。他晚上住在一个小小的石洞里,白天则在山顶的摘星岩上召集僧众,讲经说法。

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 天天要闻

无暇和尚常年吃素,因山上少有人烟,无处化缘,他只以野果、黄精和泉水维持生命。他发下誓愿:用自己的鲜血抄写一部佛经。这就是被九华山历代僧人奉为珍宝的国家一级文物——无暇和尚刺取舌血拌金粉抄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全书81册,共计42万字。

为了抄写这部佛经,他每隔20天刺取舌血一次,历时28年。期间几次因失血过多,体力不支,晕厥过去。人们不禁感叹,是何等巨大的毅力,何等虔诚的信念,支撑这位僧人完成这样的壮举!

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 天天要闻

明天启三年,海玉临终之时,写好自己生平简历,整理完八十一册血经,放在身旁。然后,他拈得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海。”拈完偈便溘然离去。三年后,遗体坐化不腐,并托梦给当朝的崇祯皇帝。

于是,崇祯皇帝派兵部尚书王大人带人前来寻找。九华山方圆百里,树木参天,王大人寻觅了诸多山峰和峻岭,也不见踪影,正打算第二天回京城。夜里,突见东崖之巅和神光岭两处祥光齐放,交相辉映。王大人心想,这深山老林怎么好好地放起光来了呢?觉得奇怪,决定次日前去探个究竟。第二天,他领兵寻找,这才在东崖峰处的石洞里,发现了海玉。只见他端坐在洞中,以为是在念佛打坐。呼之不应,近听已没有呼吸,再看身边,放着生平简历和八十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血经,这才知道面前端坐的老和尚是北京宛如平县人,已经坐化三年。

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 天天要闻

站在海玉坐化的地方向外看去眼前是金地藏肉身盖函的神光岭。王尚书似有所悟,这是地藏菩萨二次现身九华,于是欣喜万分,立即策马回京城禀报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听后大喜。崇祯三年(1630)敕封无暇和尚为‘应身菩萨’,赐额‘为善最乐’。同年,无暇徒弟慧广主持建成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摘星庵为万年禅寺。

据《中国大九华山百岁宫应身菩萨事迹记》,康熙皇帝曾派人修造山上的石板路,还送了一部大藏经供奉在百岁宫。1966年8月某晚,几位师父将应身菩萨肉身藏入庙外土坑,坑底垫了砖头,两颗宝印放在肉身菩萨腿上,坑顶放置两根铁棍,铺上石板,再敷上泥土。两块匾额、应身菩萨抄写的血经、自传,都藏在天花板的瓦沟里。

九华山无暇和尚:24岁出家,历时28年,刺血书佛经,真身百岁宫 - 天天要闻

如此历时11年。1977年10月,应身菩萨肉身从泥土中请出,砖头和铁棍均已锈碎,而肉身菩萨完好无损。应身菩萨肉身至今已375年。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1983年重塑佛像,无暇和尚肉身重上漆、贴金。”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