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赚钱,才会重启人生

于个人而言,赚钱不仅是收入,还意味着价值。

01

2020年春节前夕,我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打算过完年就换一家公司。

没想到赶上了疫情,被封闭在出租屋里。

一开始,我还乐得清闲,享受那难得的假期。

没了KPI的压力,我整天睡到自然醒,饿了就煮点泡面,通宵打游戏,熬夜刷视频是常态。

长达四个月的时间,我除了每隔几天和父母互道一声平安外,就再也没有和人有过交流。

独自躺在狭窄的房间里,仿佛没有了时间概念,昼夜颠倒。

直到有一天照镜子,猛然发现镜中的自己面容憔悴,暮气沉沉。

回顾过往无序的生活节奏,我开始恐慌。

不仅仅是因为长时间的放纵,导致身体明显出现了各种问题,更是因为一直没工作,赚不到钱,早晚要面临断粮的焦虑。

直到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写稿的兼职工作,才让我慢慢走出困境。

曾让我感到枯燥乏味的写稿工作,此时却成了我的乐趣所在。

为了搞定稿件的撰写,我不再与游戏和短视频为伍,而是坐在书桌旁,一边构思,一边看书,写累了就起来走走。

为了完成工作的对接,我加入了征稿群,每天和几个征稿作者聊聊文学,谈谈写作技巧,逐渐打开封闭的内心。

当文章发表,拿到稿费的那一刻,我更是充满了成就感,仿佛人生又回到了自己掌中。

后来和爸妈视频,他们也都觉得我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人民日报》中有一篇文章曾说:

赚钱的意义,不是那点收入,而是它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诸如规律的生活,有见人的机会,稳定的圈子。

甚至那些来自客户、领导,或多或少的压力,也可以锻炼心智,能促进你不断前进,不至于越来越堕落。

对于成年人来说,躺平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躺平带来的摆烂心态。

人一旦习惯摆烂,无异于被遗弃在社会角落,也就没有了自我价值,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会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须知,在躺平中混日子,是对人生最大的消磨。

把赚钱的事当成个人的修行,是我们活在俗世最好的姿态。

02

《引爆自律力》作者黎强,早年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他当时收入不高,勉强能够支撑一家三口的生活。

胜在工作清闲,让黎强早早过上了“养老”生活。

直到二胎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岁月静好。

老大要上幼儿园、报培训班,每个月少说支出5000;

老二出生,要买奶粉,请保姆,妻子很长一段时间还不能工作……

再加上房贷和日常衣食住行,全部放在黎强一个人的肩膀上,让他捉襟见肘。

那段时间,黎强整夜整夜地失眠,每天都愁容满面、不胜焦虑。

山穷水尽时,甚至要靠贷款维持生计。

直到老婆对他说:“你不是之前一直在豆瓣上写东西吗?为什么不试试投稿赚钱呢?”

听了这话,他顿时眼前一亮。

黎强让自己从“养老”模式中跳了出来,开始在简书、公众号、豆瓣上疯狂写作。

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回家接老婆的班,照顾孩子。

等孩子一睡着,他就躲进书房构思选题、找素材、写文章。

实在困倦的时候,就冲个凉水澡再继续,有时甚至通宵赶稿,接着又挤地铁赶去上班。

随着他的辛勤创作,他的稿费也越来越多。

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不断增加,他终于不再为一家人的生活发愁,焦虑也随之消散。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说:绝大多数的情绪问题,都可以用一样东西镇住,那就是金钱。

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焦虑、烦恼,都和钱有关。

但在金钱上节俭,能缓解一时,却很难缓解一世。

与其让自己的身心在越抠越省中焦灼不已,不如奋发努力,多多赚钱。

不管是那赚钱的过程,还是逐渐鼓囊的钱包,都会吹散萦绕在你心头的负面情绪。

03

1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对罪犯的歧视极为严重,导致83%的前囚犯因无法适应社会而再次入狱。

这些囚犯在监狱要么因为暴戾情绪而整日闹事,要么深陷对未来的恐慌而寻死觅活,让监狱管理异常紧张。

后来监狱改革家迪克斯提出了一项提议,允许囚犯在监狱通过工作获取报酬。

面对质疑,他指出:人在通过劳作赚钱时,神经会感到安定、内心也会变得平静。

事实也如迪克斯所料,囚犯们通过赚钱获得了满足感,不再闹事。还因为在狱中工作的经验,出狱后能找到一份赚钱的活计,不再危害社会。

听过一句话:人只要沉浸在赚钱之中,就不会胡思乱想也不会沉迷过往。

换而言之,赚钱其实是重启人生的一味良药。

作家梅耶·马斯克,曾在自传《人生由我》里讲过自己的经历。

31岁时,梅耶与刻薄的丈夫离婚,做起了单亲妈妈。

作为家庭主妇,她每天和儿子待在家里,心中的委屈无处诉说,整日沉浸在悲伤中。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脾气越来越暴躁,就连儿子都对她表现出了害怕的神情。

这一切都让她心力交瘁。

她也曾试图驱散内心的阴霾,但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让她自己开心起来。

直到她开始重拾自己的事业。

当时,她一边在医疗机构担任营养师,一边兼职做模特,到处拍片、拍广告。

每天沉浸在搞钱的事业中,完全没有精力去恐惧、担忧。

靠着自己的打拼,梅耶逐渐成为超级名模,还登上纽约时装周的T台。

财富的增加,让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也使她慢慢走出过去的阴影,整个人身心状态也越来越好。

正如她所说,钱可以带走人的痛苦,带来希望与自由。

樊登说过一句话:在你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你就应该认真地去搞钱,它能扭转你的人生。

钱,可以治愈苦难,让你感到充实与踏实。

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努力赚钱。

有了钱,你才能把自己从痛苦和不幸中救赎出来,获得内心的疗愈。

经济学家萨斯坎德曾说:于个人而言,赚钱不仅是收入,还意味着价值。

比如编辑,看到自己的文章,让读者有所感悟,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满足。

比如医生,通过自己的治疗,让病人恢复健康,一股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忙碌且充实的赚钱生活,才是人在低谷时最好的重启方式。

所有的焦虑不安、痛苦无助,都能在赚钱中得到缓解。

当你专心搞钱的时候,内心的自信,鼓起的钱包,都能让你重新拥有笑对生活的底气。

点个吧,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