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你收到礼物了吗?是笑颜如花,还是泪流满面?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母亲节庆祝方式。

有的母亲收到了孩子精心准备的礼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有的母亲则可能因为孩子的冷漠而感到失落。

小明妈妈就感叹:“我生的儿子就是个白眼狼,从小到大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一年就过一个母亲节,也不知道送点礼物给妈妈,怎么就一点儿感恩之心都没有呢?”

然而,与小明妈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华的妈妈。

她自豪地说:“俺家小宝从小心就细,每年只要是跟妈妈有关的节日,都会送给妈妈礼物,这孩子是我的骄傲,真是没白养。”

同样是孩子,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难道这种感恩之心是天生的吗?

其实不然,感恩之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培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呢?

一、榜样的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直接的榜样。

我们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影响孩子,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懂得感恩的榜样。

(1)增强生活仪式感

小东的妈妈说,她家里的仪式感非常强,逢年过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家里都会非常重视。

这种仪式感不仅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还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感恩。

比如,在母亲节这一天,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为妈妈制作一张贺卡、写一封感谢信或者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让孩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2)引导孩子学会感谢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上,我们都要教会孩子学会感谢。一句简单的“谢谢”,不仅是对他人付出的认可,更是一种感恩的表达。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无论是家人的照顾、老师的教导还是陌生人的帮助。

(3)分享感恩经典故事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经典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感恩哲理。

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述这些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体会到爱与感恩的力量。

这些故事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还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培养感恩之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做家务,孩子能够亲身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和付出,从而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当安排一些家务任务,比如扫地、洗碗、整理房间等。

在孩子完成任务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没有父母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这样,孩子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三、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从小陪伴在他们身边,不但要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明白,我们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任何时候,都是最爱他们的。

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引导孩子伸出援手。

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鼓励孩子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这样,孩子就能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关爱,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反馈。

四、感恩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除了以上几点外,我们还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用餐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谢厨师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饭菜。

在旅行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景和舒适的环境。

在购物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谢售货员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等等。

总之,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适当引导、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以及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感恩之心,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这样,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