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孩子的自信与自卑,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信的孩子,生活中总是充满积极因素,他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好,能够体会生活的乐趣。

而自卑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不足,严重的心理压力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非常不利于个人成长。

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孩子,但是很耐人寻味的是,不少的家长的做法与思想完全是“相悖”的,甚至亲手将一个健康的孩子变成自卑的孩子。

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变自卑的过程:原本的天骄之子,也因此而陨落

鑫鑫和我们家孩子是同学,因为都在同一个小区住,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挺不错,而我也因此对鑫鑫更为了解一些,他是个很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

不过,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越发的发现我们家孩子和鑫鑫的来往少了,当时我也没在意,但是有一次我碰到鑫鑫的时候,发现他明显变了,变得内向寡言,变得敏感怯弱。

我以为鑫鑫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便像早先一样开玩笑似的和他打招呼,但是他并不像以前那般热情的回应,而是不咸不淡的回应了一声,声音小的可能他自己都听不清。

对于这种情况,我虽说不是那么在意,但是心中不免有一丁点的好奇。

回家之后,我就旁敲侧击的向孩子问起了鑫鑫的事,而孩子表示,鑫鑫和以前确实不一样了,因为他的父母对他的爱变了。

原来,鑫鑫在上了3年级之后,成绩出现了波动,这其实很正常,由于3年级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孩子一时间没适应也是很常见的。

但是,鑫鑫的父母却认为鑫鑫“堕怠”了,为了激起孩子的斗志,开始了一些“语言攻势”。

比如他的父母经常拿鑫鑫和我们家孩子比,因为我们家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三年级也没有出现波动。

比如他考试99分满心欢喜回家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却看不到99分的努力,却只看到了1分的丢分,从而说鑫鑫“马虎”、“这都不会”、“做的时候咋想的?”……

结果,父母的“激励”让孩子逐渐的产生了极大的无力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谁都不如,从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开始变得敏感、怯懦。

原本,鑫鑫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也是个学习的好苗子,但却因为父母的错误“激励”,让原本的“天之骄子”就此陨落。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关键在于家庭教育方式。

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

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孩子的优秀与否,都在于父母的教育是否正确。那些自卑的孩子,多是因为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

1)使用错误的激励方式

很多家长在激励孩子的时候,会使用“打击”的方式,比如孩子考得很好,但是没有满分,父母就会采用打击的方式,希望孩子下次考的更好。

但是,孩子在被打击之后,却会对自己产生质疑,认为自己的成绩是“不堪”的,从而心情降到冰点,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自暴自弃。

2)对孩子的成就视而不见

孩子在做出成就的时候,有些家长往往视而不见,其原因主要是担心孩子“骄傲”。

但实际上,当孩子的很多成就得不到肯定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能力很差,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变得出色。

3)让孩子永远低于人下

“别人家的孩子”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但即便如此,还有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并且,在对比的时候往往是挑出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比如孩子成绩不如张三、勤奋不如李四、机灵不如王五、礼貌不如赵六,从而让孩子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错觉。

但实际上,这只是家长为了“激励”孩子,不让孩子骄傲,所以,才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打击自家孩子,以此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

想培养阳光自信的孩子,父母请做好这几点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让孩子自信起来吧!

自信的孩子,才会拥有幸福的童年,而童年的回忆,或将温暖孩子一生。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减少孩子的自卑,增加孩子的自信,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

①学会利用“翁格玛丽效应

家长在平时,应该经常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结果,给孩子身上贴上积极的“标签”,告诉孩子“你很棒”、“你很优秀”、“你很勇敢”,孩子在收到积极的信息之后,心理受到了暗示,便会向着家长所说的结果而努力。

②及时肯定孩子的成就

当孩子做出某些成就的时候,家长应该及时的去肯定孩子的成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实力。

这既是一种让孩子实现正确自我认知的行为,也是一种让孩子产生积极心态的行为,孩子将会变得更加积极自信,让自身的潜力得到开发。

③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当孩子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才会“放心的去闯”,从而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克服”的心理。

而不是“逃避”的心理,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前进的道路上,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而不是整日的担惊受怕、疑神疑鬼。

写在最后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自卑胚的,所以当家长准备责备孩子“不争气”的时候,回头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卑,到底是谁让孩子变得如此自卑的,当你想清楚这一点的时候,相信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