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早期是否进行充足的爬行训练,对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爬行不好的孩子,成长中较容易出现走路爱摔跟头、经常磕磕碰碰等问题。所以,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给孩子提供学爬的机会,努力锻炼孩子爬的能力。
基础爬行
让孩子俯趴在床上或地垫上,妈妈或爸爸用一只手抱着孩子的膝部,另一手环抱在他胸前,让孩子双手放在床上或地垫上支撑身体,然后慢慢松开放在孩子胸前的手,鼓励孩子支撑自己,每日练习1~2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练习时间,一般每次3~5分钟。
在孩子前方放一个玩具,引诱他爬过去取玩具,妈妈或爸爸可用手托住孩子脚掌,左右交替地弯曲其膝关节,助其向前爬行,重复2~3遍,每日1~2次。
此后,逐渐减少帮助,训练婴儿自己爬。刚爬时,宝宝很费力,腹部很难离开床面,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慢慢地,宝宝的四肢就会协调起来,每前进一点点,家长都要用语言或抱抱亲亲的方式表示鼓励和奖赏。
宝宝爬的时候,放一些好听的音乐,也可以同时和宝宝聊天、讲故事,让孩子感觉到爬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儿。
花样爬行
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家长也可以在教孩子学爬时亲自为孩子示范如何爬行,也可以创造一些关于爬行的游戏,增加婴儿学爬的积极性。
利用游戏增加爬的乐趣:比如,早晨起床时,让宝宝从被子的这一头爬到另一头。每次爬的距离和时间都不要太长,一般20米左右即可。
转向爬:先把有趣的玩具给孩子玩一会儿,然后当面把玩具藏在他的身后,引诱孩子转向爬。
爬行小路:把一小块地毯、泡沫地垫、麻质的擦脚垫、毛巾等东西排列起来,形成一条有趣的小路,让孩子沿着“小路”爬,体会在不同质地的地面上爬行的感觉。
参加爬行比赛: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宝宝爬行大赛”,让孩子在与别的孩子一起游戏时,感受爬行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既锻炼孩子的爬行能力,又有了结交新朋友的机会。
注意事项
练习爬行的前提是手能支撑上身的重量,上下肢活动自如,能屈曲和伸直。
从训练开始就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及手足的动作协调,即左手向前伸时屈曲左下肢。
在训练中要做好安全保护,尽量不要在床上学爬行,以防跌落。
学习爬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爬行的地面上不要有纽扣、硬币、别针、玻璃球、豆粒、糖丸等小物品,避免孩子吞食入口。
每个孩子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可能6、7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爬行探索。有的宝宝则可能到了本该爬的年龄,却丝毫没有爬的意向。对此,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平时可以引导宝宝做一些爬行练习或游戏,然后静待花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