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因为一眨眼,孩子就长大了

女儿独自出门

早上六点,女儿打开房门,走了出来。我问她为什么不多睡一会儿,她说睡不着了,要和同学一起去沙坪坝书城看书,七点钟就要出门。

这是上初中的女儿,期末考试完成后第一天不上学。我想她无论如何都会在早上多睡一会儿,毕竟平时上学的时候,早上总是不太愿意起床,感觉总是睡不够一样。没想到一放假,她反而起得更早。

我担心他们进书城的时候,会被要求查看健康码,她又没有手机,导致进出受到影响。我就问她要不要我先送她过去,然而我再回来。她听后立马摆手,说:“大可不必!等一下把健康码截图发到我电话手表上就行了。”

我拿起手机查看健康码,并把截图发到女儿的电话手表上。看着她为出门前做着各种准备,我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刚到七点,女儿就提着包准备出门。我像以前一样,叮嘱她各种注意。听到电梯门打开的声音,我又站在门口问她钱带够了没有。只听到她在电梯里回了一句:够了,整的零的都有。电梯门就关上了。

我立马跑上阳台上,看到她小小的身影从楼里走出来,慢慢地向小区门口走去。那一刻,我的内心突然升起一种不舍。以前的时候,不管她要去哪,都有我陪着去。现在,我依然想陪着去,但是我知道她更愿意自己一个人,或者是和同学朋友一起去。

看到女儿的身影快要走出我的视线,赶紧拿起手机拍了一张她的背影。我想象着她在走出小区前,会回过头来看一眼阳台上的我,但是没有。她既没有回头,而且连脚步都没有慢下来一点。

回头想想,我也算得上是一个很幸运的父亲。从2012年,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一直和她在一起,一直陪伴着她,基本上没有怎么分开过。

整整十年的时间,我与女儿的关系一直不错,因为我很少关注她学习成绩上的事情,所以矛盾特别少。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是在聊天吹牛,还有下棋看书。正因为如此,我很少在女儿的成长和学习上感到焦虑。更多的时间,女儿带给我的是开心快乐,甚至是享受。

女儿写给我的信

这学期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孩子都要给家长写一封信,留在教室的课桌里。女儿在开家长会的前一天告诉我,她给我写的信很少,只有几句话,要我不要怪她。她觉得我们之间,平时已经交流得够多了,没有什么话要用信写出来。

我很理解孩子。当老师要求家长看完孩子写的信之后,也要给孩子写一封回信的时候,我也只给女儿回了两个字:好的。

当然,有得必有失。

十年来,我个人在工作上的发展进步少之又少,个人收入也不如十年之前。以至于现在的工作,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虽然如此,我仍然觉得,能够选择陪伴孩子这么多年,是我的幸运,也是我正确的选择。

看到我现在工作上的情况不太如意,十多年前的同事、朋友,甚至建议我再次去深圳工作,毕竟那边的机会还是要多一些。

朋友认为,孩子都已经读初中,家长不在身边也无所谓。还认为我们这种刚入中年的人,赚钱比陪孩子更重要。或许事实的确是这样,但我还是不会那样选择。毕竟十年的时间,我都陪孩子走过来了,更不会放弃后面这关键的几年时间。

算一算,未来我还能有多少时间,可以真正陪着孩子一起。想一想,可以说屈指可数。女儿还有两年初中,三年高中,五年时间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九点半以后到家。除了每天还能与孩子见见面,与她说说话,聊聊天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一年到头,别说见面,就是说话聊天的时间也会少得可怜。

所以,我不要认为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会很多,会很长。其实一旦走过,再回过头就会发现,那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长大了。

女儿动手做的冰粉红糖水

写完这篇文章,想起女儿昨天亲自动手做的冰粉红糖水。我打开冰箱,舀出一碗冰粉,淋上一些红糖水,开始独自享受女儿的劳动成果。虽说红糖水熬得有些淡,但吃在嘴里,仍然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