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每个父母都想努力成为好家长。
而这个“好”的标准又因人而异。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对孩子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吃苦受累就是好家长;
反之,也有家长认为让孩子吃苦受累锻炼孩子有担当是好家长;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陪伴孩子学习、做作业,让孩子面对烦累的作业不要孤军作战是好家长。反之,也有家长认为不陪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让其学会独立自主才是好家长;
有的家长认为放手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是好家长。反之,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安全不受风吹雨打才是好家长。
想要努力成为好家长的我们究竟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好?我们努力成为好家长,有没有忽略了什么却浑然不觉呢?
在这里,我们分享7个原则:
1
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险
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安全第一” 的原则让我们生活在失去孩子的恐惧中,所以我们尽全力去保护他们。尽管这是作为家长的义务,但是这种行为存在负面影响。
欧洲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摔倒”的经历,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恐惧症。
事实上,孩子们需要经历挫折以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如果没有经历过分手,一个人很难获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样。
如果家长让孩子完全避开任何风险,那么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傲慢自大的人,而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2
我们的帮助来得太快
由于家长的过分帮助和指导,如今这一代青少年缺乏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当我们给予孩子过多指导,就剥夺了他们自己经历重重困难找到解决方法的珍贵体验。
也就是说,这种做法让孩子缺少了一种必要的锻炼和经历,这使他们逐渐远离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渐渐地,孩子习惯了在面对困难时等待他人的救助。
但在成人世界中,事情并不总是这么美好。换言之,这种做法削弱了孩子的竞争力。
3
我们过分赞美孩子
我们往往鼓励孩子做个自信的人,这种思潮的流行已久。在19世纪80年代,这种思潮出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
当孩子加入一个小小的棒球队,你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赢家。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做法将极大地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但调查研究表明,这种做法事与愿违。
孩子们往往会观察到,除了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扬他们。这时,他们就会质疑父母说话的客观性。
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谎、言过其实、粉饰太平——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真正的现实。
4
我们将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爱。孩子也许能够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但他们未必能够抵抗溺爱的负面影响。
所以大胆地对他们说“不”,让他们为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努力。作为家长,我们倾向于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
当家里有多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觉只表扬一个而忽略其他是件不公平的事情。但这是不对的。
下次,千万要记得别告诉他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奖励是去商场疯狂购物。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孩子将会不习惯“没有物质”的爱。
5
我们不向孩子分享自己过去的错误
健康成长的孩子正展开双翼拥抱世界。作为成人,父母必须引领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所有方面无微不至。
因此,和他们分享你在他们那个年纪犯过的错误能够帮助他们在类似的情景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吸烟、喝酒、吸毒等“负面课程")。
同样,孩子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尤其是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告诉他们你在面对相同情景时的感受,告诉他们你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6
我们错误地将聪明、
有天赋和有影响力当作成熟
“聪明”“有天赋”或“有影响力”是人们常用的对于成熟度的判断标准,因此,家长们往往认为聪明的孩子是足够成熟的。
这是不正确的。
智商高的孩子,不能说不聪明,但是他们未必成熟。
7
我们没有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模范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让孩子独立、诚实、有爱心,我们就必须做到这些。
作为家里的领导者,我们可以先从“说到做到”开始。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细节——孩子们绝对会注意到这些。
如果你不“抄近路”,那么孩子们也会知道他们不可以这么做。
下一期我们再相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