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挺聪明的,一学就会,就是有点不上心。”
“他吧,课上老得让我点,不注意没准就又不知道想什么去了!”
“冬冬踏实,做事也稳重,可你不说他就不干,缺了些主动性。”
家长们或多或少都听老师说过类似的反馈,不能说是喜忧参半,但也觉得比理想状态差了点。
孩子自主学习成绩好,当个不用操心的家长,想想就很开心。
01#
心不在焉
孩子的学习问题几乎是每个家长都很在意和头痛的问题。
家长首先要明白这件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学习,甚至有很多孩子讨厌学习。
我们不妨以更加轻松的姿态来看待孩子学习的问题。
问一个最直击内心的问题:您在求学时喜欢学习吗?您在班级中能获得优秀的名次吗?
如果答案是否,或许可以从自身出发,更能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
但是能够理解不意味着放弃或放任。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或者让孩子懂得在当今社会不学习造成的后果。
当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并且有了一种如果不好好学习,未来可能会遇见很多阻碍的恐惧感之后,或许对待学习的态度就会更加认真。
02#
注意力不集中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负责调整孩子的状态,孩子负责拿学习的成果。
学习效果最好的状态是平静中略带喜悦。所以在孩子平时的学习中,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情绪。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在帮助孩子调整状态的时候,可以悄悄记录孩子的成长,及时反馈孩子的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心理都飞速发育,所以还要保证足够的运动,通过运动来调整状态。
只有“动”充分了,才能“静”下来。孩子可能自己不愿意运动,父母可以示弱,邀请孩子陪父母坚持一段时间。
03#
提高主动性
怎么能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这是很多家长都感到困惑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也是需要培养的。
比如读书的兴趣,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好的读书环境;从家长自己读书做起,给孩子做出榜样,将读书这件事贯穿生活之中。
对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我们要进行及时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主动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存在于作业考试中,还可以从很多其他方面产生,包括游戏里也可能产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无论孩子还是家长自身,都应该兴趣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