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进入高发季!孩子如有这个习惯赶紧改

2020年11月15日13:08:08 育儿 1040

儿童肺炎进入高发季!孩子如有这个习惯赶紧改 - 天天要闻

据广东卫生在线官微综合,数据显示,肺炎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首要死亡原因,全球每年约有200万儿童死于重症肺炎,平均每15秒就有1名儿童死于肺炎。秋冬季是肺炎高发季,今天一起来扒一扒这个健康杀手。

11月1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唐普润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大家的疾病防范意识普遍提高,防范措施做得较好,6-10月到院就诊的肺炎患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从近几个月病房收治肺炎患儿的病原学来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较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有增加趋势,症状以高热、咳嗽为主,喘憋的病人反而少。”不过,唐普润主任建议家长不用太担心,目前病毒性肺炎没有发生大量流行趋势。

■小儿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发热:大多数发热较高(38℃以上);

咳嗽:起初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咽喉部出现痰鸣音;

痰多:大部分小儿不能自主咳痰,或咳嗽时可伴有呕吐痰液;

气喘:呼吸表浅、增快,病情加重可见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唐普润主任介绍,肺炎链球菌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全球每年约有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

“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支气管肺炎,年长的儿童则为大叶性肺炎。重症病例可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合并中毒性脑病、脓胸、脓气胸甚至休克等。”唐普润主任介绍,合理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该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疗程是7~10天,病情严重者会适当延长。

■普通感冒会“引发”肺炎?

有家长可能经历过,孩子明明只是一个小感冒,怎么就发展成肺炎,甚至重症肺炎了呢?

唐普润主任表示,一方面,由于肺炎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表现为发热、轻微咳嗽等,容易被当成小感冒;另一方面,孩子生病期间,免疫力下降,无法抵御致病菌(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导致肺炎发生。

“孩子生病,应尽早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对于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比较弱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做好日常预防措施。”唐普润主任建议。

■孩子有这个坏习惯要赶紧改

唐普润主任表示,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化大,很多孩子都被鼻涕和鼻塞困扰,特别是婴幼儿还不会主动擤鼻涕,导致各种病毒、细菌、炎性介质等刺激物在鼻腔聚集。

“有些孩子怕鼻子疼不喜欢擤鼻涕,这样不仅会让病菌积聚,一旦鼻涕倒流,可导致孩子咳嗽加重,甚至发展成肺炎。”

关于肺炎的预防,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体质,积极预防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

2、注意室内通风,减少被动吸烟;

3、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4、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肺炎患病率。

■关于疫苗,这些你要知道

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预防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及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菌血症等其他相关疾病。目前市面上有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适用人群有所区别: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能有效刺激儿童产生抗体,诱导产生免疫记忆,即便在各类免疫缺陷患者中也可诱导保护性抗体应答。适用于6周龄~5岁的儿童。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多糖疫苗刺激婴幼儿产生抗体的能力相对弱,2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发育完善,不能诱导免疫记忆。所以该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推荐重点人群接种: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特定疾病人群,包括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或糖尿病;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及脑脊液漏者;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者;免疫功能受损人群、进行免疫抑制性化疗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等。

儿童肺炎进入高发季!孩子如有这个习惯赶紧改 - 天天要闻

儿童肺炎进入高发季!孩子如有这个习惯赶紧改 - 天天要闻

注:黄色部分表示基础免疫;灰色部分表示加强免疫;宝宝12月龄后最多接种2剂;宝宝24月龄后最多接种1剂。

▲国产13价肺炎疫苗接种程序时间表

儿童肺炎进入高发季!孩子如有这个习惯赶紧改 - 天天要闻

▲相较于进口肺炎疫苗,国产疫苗价格便宜,接种对象更广泛

1、宝宝之前得过肺炎,还需要接种13价肺炎疫苗吗?

如果宝宝还在6岁以内,还是建议接种的。因为引起肺炎的因素有很多,而宝宝得的肺炎我们并不知道是哪种原因导致的。

2、打了13价肺炎疫苗就不会得肺炎了吗?

引起肺炎的因素有很多,13价肺炎疫苗预防的是由13种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并不能100%预防肺炎,但是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宝宝患病的风险。

要提醒大家的是,肺炎球菌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市民在“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接种。建议市民先向附近社区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网上成功预约后,再前往接种,避免扎堆。

来源|晶报APP综合广东卫生在线、上海疾控官微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 天天要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初夏的风拂过门前的苞谷地,两个孙女弯腰除着多余的杂苗。“当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也不换,咱家这一对小棉袄比啥都金贵。”李爷爷在地头抽着烟袋,心里的满足不知不觉爬上了眼梢。庄上的人都知道李爷爷有一对孝顺孙女,虽然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可家里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这在庄上属于独一份。七十岁的李爷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