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2020年11月09日19:52:03 育儿 2000

现在的00后估计是最幸福的一代了,因为社会不提倡打骂教育,家长们的教导方式都温和了许多。但要放在十几年前,几乎每个孩子都曾挨过揍。

尤其在农村的家庭,一到晚上都能听到不少屋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揍孩子声。

还有人调侃:没有挨过揍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虽然现在不提倡打骂教育了,但是有些孩子熊起来,真的能气到父母浑身血液直冲脑袋,都顾不得是亲生的娃,恨不得请他们吃一顿竹笋炒肉!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最近就有一位宝爸被儿子气得不行,要揍娃,但又害怕晚上打娃会影响邻居休息,于是在群里发了一下预告,大致内容就是跟大家打个招呼,等会儿他要打儿子。

最后那一句“今天晚上我不弄他一顿,我感觉我自己都对不起祖宗”,更是彰显了他的愤怒。

没想到消息发出去之后,业主们不仅没有怪他,反而纷纷附和说要一起打孩子。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更让人哭笑不得,说:“我女儿今天还行,但是也打一顿吧。”想必那位小女孩也没想到自己挨打的理由,竟然是其他孩子犯错。

这真的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打个孩子消遣消遣吧”的典型了。

这几个附和的业主,可以说都是亲爹亲妈了,但也有人表示质疑的,认为他们不应该打孩子,这会让他有心理阴影。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然而,有时候孩子确实太熊了,不打一顿都不长记性。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两个行为,家长该打就得打!

一、触及安全底线的行为

有些孩子是真不怕死,好奇的心永不停止跳动,作死的手段也是千千万万。有时候家长一个没看住,他就偷偷摸摸地想把自己的手塞到插孔里了。

要么就是看到类似于食物的东西,不管能不能吃都想放嘴里尝尝味道,时不时就给家长来一次“吓到腿软”的体验。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这也不是家长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反而家长越三令五申不准干什么,他就越想去做。这个时候一味地磨道理显然已经不能让他长记性了,只能用疼痛的肉体记忆,让他知道怕了,下次就不敢了!

二、触及道德底线的行为

一些触及道德底线的行为,比如说:当众辱骂长辈、撒谎成性、骗钱之类的。甚至有些已经触及到法律了,比如:霸凌他人、偷窃等等。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还是跟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大道理,他压根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们的内心独白就是: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下次还敢!

这就是由于犯错成本太低了,他们才敢这么肆无忌惮,此时就有必要让他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父母“狂风骤雨”般地疼爱了。

毕竟在孩子心里,被揍一顿还是挺严重的,犯错成本提高了,自然就懂得约束自己了。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结束语:

打孩子可以,不过要注意力度,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娃,打坏了找谁赔去?

还有一个,就是不能打得太过频繁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打孩子,很容易会给他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以后做事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在犯了错之后可能会因为害怕爸爸妈妈惩罚而一时想不开。

宝爸在业主群里发“打娃预告”,其他业主:那我也一起吧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会让孩子对那些选择性错误的严重性降低,认为和其他一些小错误是一样的。他可能就会想:“反正我干什么都要挨揍,那还怕什么?”把他逼急了,他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就是打也起不到作用了。

所以,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加上这种教育方式比较极端,家长在使用这个“武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 天天要闻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太突然了!蔡澜老先生才走不到两周,杨少华老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这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虽然早已离开舞台,却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子孙和粉丝的陪伴下度过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传来的四个小时前,他还在视频中给儿子带货。戎马半生杨少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艺术家”的。他刚入行那会儿,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