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言:“家贫不怨,方显心富;运衰不责,始见真情。”
人到中年,经历了世事浮沉,才懂得担当二字。
父母的给予已是竭尽全力,兄弟的孝心各有不同,妻子的付出值得体谅,孩子的纯真理应守护。
而一个家最好的福气,就是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

1、穷不怪父
古语有言:“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
这世上,最寒心的莫过于子女飞黄腾达后,嫌弃父母没本事;自己混得不如意,却怪父母没给他更好的起点。
父母或许给不了你富贵荣华,但一定毫无保留。
人到中年,埋怨父母无能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推卸责任。
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因贫困无依,只得改嫁。
寄人篱下的范仲淹,生活异常艰苦,每日仅以稀粥为食,待粥凝固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点咸菜充饥。
但他从未埋怨过父母,反而更加刻苦读书。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范仲淹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书院求学。
在书院里,他昼夜苦读,五年间,甚至未曾解开衣裤好好睡过一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冷水洗脸提神。
他的生活极其节俭,连吃顿热饭都是奢望。
即便如此,范仲淹始终心怀感恩,感恩母亲的养育,也感恩生活给予他磨砺的机会。
最终,他学有所成,成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增广贤文》有言:“父无能,子不怨。”
把父母当靠山的人,永远长不成高山。父母的给予是情分,而非本分。
不把人生的失败甩锅给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便是最大的恩情。
接纳父母的平凡,体谅他们的艰辛,才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人到中年,要扛起责任,活出自己的人生。

2、孝不比兄
老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人生变幻莫测,儿女境遇不同在所难免。
有人家业有成,有人平凡度日;有人远走他乡,有人守在身旁。
孝心不是非要争个输赢的比赛,亲情更不是非要算清账目的买卖。
孝顺父母,本应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却成了互相攀比的负担,损了孝心,丢了福德。
梁启超流亡日本时,兄长梁启勋留守广东侍奉双亲。
有亲戚挑拨:“你弟弟在海外风光,却让兄长在家尽孝,真是不公。”
梁启勋笑道:“任公(梁启超)以笔为剑唤醒国人,难道不是大孝?”
后来梁启超寄回稿费,用来修缮祖宅,旁人都言,论孝,还是启超为上。
梁启勋也不恼,一如往常照顾父母日常起居。
父亲去世时,梁启超无法回国,跪在横滨海边痛哭。梁启勋知道后,专门找人去宽慰。
多少年来,梁家一体同心,兄弟间没有一点嫌隙,旁人为之止动容。
《曾国藩家书》有言:“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有人陪父母说话解闷,有人给父母买房买车,都是爱的不同语言。
孝顺父母,不在钱财多寡,而在真心实意。
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只会让亲情蒙尘,让父母寒心。

3、苦不责妻
《汉书》有言:“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
生活实苦,但把苦水泼向枕边人,是一个家最大的悲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多少婚姻败给了埋怨,多少夫妻毁在了诉苦。
殊不知,在你穷困潦倒仍旧愿意留在身边陪你吃糠咽菜的人,才是上天赐给你的贵人。
人到中年,事业起伏,生活压力倍增,但再难,也不该把脾气撒在最亲近的人身上。
从前有个叫王善的农夫,家境贫寒,每日早出晚归,辛苦耕种几亩薄田。
他的妻子李氏体弱多病,不能像别人家的媳妇那样下地干活,只能在家做些轻便的针线活。
有一年大旱,庄稼歉收,王善每日愁眉不展,但仍咬牙坚持。
邻居们见他日子艰难,便劝他:
“你媳妇身子弱,帮不上忙,不如休了她,再娶个能干的,日子也能轻松些。”
王善听了,只是摇头道:
“她嫁给我时,我也没许她富贵日子,如今怎能因贫贱就嫌弃她?她病着,我更该好好待她。”
后来,王善更加勤恳,白天种地,晚上还去镇上帮工,赚些铜钱给妻子买药。
李氏虽不能出力,却总是尽力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让丈夫回家能吃上一口热饭。
几年后,天时好转,王善的庄稼连年丰收,日子渐渐宽裕起来。
更让人惊喜的是,李氏的病竟也慢慢好转,还能做些轻活补贴家用。
《增广贤文》:“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苦不责妻,是一个男人最大的智慧。
你骂她一句,家便冷一分;你护她一时,福便厚一丈。
夫妻同心熬过的苦,终会变成晚年相视一笑的甜。

4、气不凶子
《格言联璧》中说:“怒骂子女,不如以身教之。”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你若暴躁易怒,他将来也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你的脾气,决定了他一生的性格。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一生坎坷,却从未把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胡适年幼时,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母亲独自抚养几个孩子。
在那个年代,寡妇持家,处处受人欺负。
可无论外面受了多少委屈,回到家,她从不打骂孩子。
有一次,胡适调皮捣蛋,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
邻居怂恿冯顺弟:“这孩子不打不成器!”
可她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把碎片收拾干净,然后摸着胡适的头说:“以后小心些。”
胡适在温柔的氛围下长大,懂得体谅也懂得控制情绪。
孩子的世界很小,父母就是他的全部。
你的暴躁,会让他变得胆小;你的耐心,才会让他自信从容。
真正的教养,不是打骂,而是以身作则。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需要情绪稳定的父母。
你若把外面的气带回家,伤的是孩子的心,毁的是他一生的安全感。
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穷不怪父,是为人子的本分;孝不比兄,是手足情深的智慧;
苦不责妻,是夫妻恩义的担当;气不凶子,是父母责任的坚守。
人生下半场,拼的不是财富,而是家庭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