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2025年05月10日21:20:26 育儿 8093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


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


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母亲节,对张新和刘玲玲来说,曾经只是一个陌生而刺痛的字眼。但今年的5月11日,他们终于能亲口对妈妈说一句:“妈妈,节日快乐。”


  【回忆】  

“母亲就像家里褪色的老照片”

张新今年33岁,在他的记忆里,没有妈妈的身影,没有妈妈的声音,“母亲”一词,只是一个空洞的称谓。


“我父亲跟我说,我母亲是从四川远嫁到河南的。”张新说,在他半岁时,姥姥以舅舅结婚为由,将母亲带回了四川。而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


每当看到同龄人牵着母亲的手,听到他们喊着“妈妈”时,他的心就像被无形的手攥紧。母亲离开几年后,父亲再次组建了家庭,开始懂事的他渐渐不再提起关于妈妈的话题,生怕触及大人的伤痛。


“十三岁那年,我辍学了,和父亲一起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张新说,比谋生更重要的,是他深埋心底多年的执念——要找到母亲。但年幼的他只能像无头苍蝇般四处打听,可每次询问当年介绍母亲过来的亲戚,换来的总是讳莫如深的沉默。


据办案民警介绍,1991年,金堂的林守华被亲戚介绍到河南务工,随后认识了当地的张某,并育有一子,即是张新。后因夫妻感情破裂以及不服水土等原因,林守华被母亲带回四川。当时,张新只有6个月大,因为张家不愿林守华带走张新,林守华只能黯然离开,从此骨肉分离。


今年31岁的刘玲玲,已经是一名母亲。在为人母之后,对于自己的母亲,思念更甚。但在她的记忆里,母亲就像家里那张褪色的老照片,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奶奶曾给我说,我妈是生气走的,就再也没有回来。”刘玲玲说,她左脚上那块烫伤的疤痕,是母亲离开前在她脑海里留下的最后印记。“那时我不过两三岁,在奶奶家灶台边玩耍,一不留神跌进滚烫的开水锅里。”母亲当时是否在场?有没有心疼地抱起她?这些画面,随着母亲的离开成了永远的谜。


刘玲玲还记得小时候去当地派出所办身份证时,她向工作人员询问母亲的户籍信息,工作人员翻着户口本说:“这是已经注销的户口了。”那一刻,她非常无助,甚至觉得母亲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家里唯一留下的,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刘玲玲,母亲的笑容温柔而模糊。


刘玲玲的母亲刘秀琼是四川眉山人,19岁那年,由于家里比较贫穷,内心渴望着能有不一样的未来的她,选择到成都打工。后来去了内蒙古,她认识了刘玲玲的父亲并结了婚。1994年,刘玲玲出生了。


如果不是丈夫迷上赌博,刘秀琼也不会离开这个家。“天天被债主堵门,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刘秀琼说,每天总是担惊受怕,害怕对方做出过激的事,她决定带着女儿离开。


她带着女儿从乡村小道来到大路,却没有来得及赶上车。“她奶奶和亲戚追上来,带走了女儿。”那一天,刘秀琼和4岁的女儿就此别离。


  【寻母】  

“想问问这些年她过得好不好”

2024年6月,张新在网络上看到了胡祥雨警官的事迹,看见许许多多的离散家庭团圆,让他心中也燃起了希望——也许,他也能找到自己的母亲。“我鼓起勇气联系上了胡警官,在他的指导下采集了血样并邮寄过去。”


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负责人胡祥雨介绍,接警后,工作室初步核查张新未采样进入打拐系统,随即远程指导其采集生物样本至绵阳警方入库。


由于信息很少,寻找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经过反复沟通,张新向警方提供了一张带有人员姓名和地址的纸条“林守云、邓丽英,青白江战斗大队7队”,据称可能是其母亲林守华的弟弟和亲属的信息。


“我们依据张新提供的人员信息,在四川户籍信息系统内可疑的上百名人员进行了逐一研判。”胡祥雨说,最终认为成都市金堂县林守华(女、52岁)高度疑似其母亲。


2025年3月,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通过公安部打拐协作平台,通报金堂警方就疑似人员林守华个人情况进行调查,并同步采集其生物样本入库。


4月11日,经全国公安机关打拐系统通报部确认:四川省金堂县人林守华与河南新乡市人张新符合单亲关系遗传标记,系母子亲缘关系。


张新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好消息,胡警官告诉他:“你的母亲找到了!”那一刻,积压多年的思念决堤而出。“没有怨恨,没有质问,我只想亲眼看看母亲的样子,听听她的声音,问问她这些年过得好不好。”张新说。


刘玲玲家里的老照片,不仅是刘玲玲唯一的慰藉,也成了她寻找母亲唯一的线索。2025年春节前,刘玲玲偶然听到村里人谈论母亲的信息,得知母亲可能在山西大同。可她当天去派出所查询时,却被告知信息不是真实的,一无所获。


不久前,刘玲玲的爱人偶然间从新闻里看到了绵阳胡祥雨警官的视频——视频里穿着警服的胡警官说:“我能帮助大家找亲人”,这简单的一句话,点燃了刘玲玲的希望,她当即向胡祥雨寻求帮助。


今年4月,胡警官突然来电:“有个疑似你母亲的人,她记得你脚上有烫伤疤痕。”刘玲玲手抖着撩开裤脚,左脚那块疤在灯光下泛着红——30年了,除了家人,没人知道这个秘密。


当天晚上,刘玲玲怀着忐忑的心情采集了血样寄给胡警官。其实从听到“她记得你的疤”那一刻起,刘玲玲的心就已经给出了答案。1岁多时,刘玲玲在奶奶家里玩耍,不慎掉进了开水锅里。伤好后,从脚趾到脚背都留下了疤痕。


5月2日下午,胡警官的电话如约而至:“结果出来了,你们是母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二十多年的等待、二十多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化成泪水,夺眶而出。


  【认亲】  

32年与26年漫长守望终圆满
5月10日下午,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里,从河南赶过来的张新心里一直很忐忑,不知该用何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当一名中年女士走进会议室时,张新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这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母亲。“时隔32年,终于可以叫一声‘妈妈’。”张新跑过去拉着母亲的手,久久不愿意松手。而此时的林守华也已是泪流满面,轻轻抚摸着儿子的面颊,想仔细看看自己思念的孩子。“儿啊,妈妈对不起你啊!”

这些年,留下儿子返回四川的林守华一直在后悔,当年为何不强硬些,把还在襁褓里的儿子带回四川。在离开儿子的日子里,林守华心里一直在想,他会不会生病、会不会被欺负?孩子该上学了,他去了没有?孩子成年了,他有没有对象?

张新记得自己9岁遭遇了一场车祸,躺在病床上的他不停地流泪。“除车祸的伤痛外,心里更想念自己的母亲。”张新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而他……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张新给母亲喂蛋糕

32年的离别,终于在母亲节前一天团圆。“妈妈,母亲节快乐!”张新说出这一句祝福语时,眼眶又再一次湿润了。

当再一次见到自己的女儿,刘秀琼与刘玲玲紧紧相拥,“女儿啊,妈妈想你啊!”这些年,刘秀琼无数次在夜里想起女儿,她是否平安、是否快乐。那些关于她的记忆,就像锋利的刀,时不时刺痛着她的心。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刘玲玲与母亲相拥而泣

前几年,刘秀琼托人悄悄去找过一次女儿,但由于时过境迁,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地址。

母女在离散26年后再聚首, 刘秀琼脱掉女儿的鞋子,虽然穿有丝袜,但仍然能见到当年烫伤后留下的伤疤。刘秀琼又伤心地哭了,她至今还记得,当年带孩子准备离开时,她只带了女儿的衣服,“我自己一件衣服都没有带,要不是她奶奶的阻拦,也不会母女分开这么多年。”

在女儿的成长中,刘秀琼没能陪伴;在女儿嫁人时,刘秀琼没能到场。再一次见到女儿时,特别是得知自己有了外孙女和外孙时,刘秀琼希望女儿能抽时间带着家人到自己的老家去看看。“妈妈,每个寒暑假,我都会带着一双儿女回家。”

胡祥雨说,警方通过工作室运用人像技术和公安大数据,以及dna进行确认,帮他们成功找到了亲人。“明天也正好是母亲节,在母亲节前安排了这场认亲,也是想给依然在寻找孩子的家庭一些信心。”胡祥雨说,这次认亲,也是在激励工作室的同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将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这些依然没有团圆的家庭。

点击封面新闻微信公众号

“封面头条”栏目

查看更多精彩报道

↓↓↓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编辑 唐维灿
责编 丁   伟
审核 杨   东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我竟然这么自私 - 天天要闻

我竟然这么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里,忘记说什么话题了,我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爸爸说,这么快啊!在爸爸眼里,我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样。后来爸爸说,退休了,可以来给我做饭。我这时候才心里惊了一下样,这个想法我怎么从来没有。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