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长久的关系,都是反人性的

2025年03月31日20:50:41 育儿 7503
任何长久的关系,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闻

美国社会学家阿莉·霍克希尔德,通过研究发现:

维持关系需要反人性,去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

从人的天性出发,人都喜欢被理解,被倾听,被赋予情绪价值。

可如果一方承担了过多的情绪劳动,而另一方却一直予取予求,那么这段感情迟早会分崩离析。

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违背人性,才能长久维系。

1

长久的关系,要反索取

知乎上有人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段关系会破裂?

有个高赞回答是:有来、无往,有付出、无回应。

博主赵兰说过她和朋友杨丽的故事。

两人是同学,毕业后也在同一城市工作,关系一直比较熟络。

但在这段关系里,杨丽一直是索取方。

两人一起出去吃饭,每次都是赵兰付钱,杨丽总是找各种理由开溜。

赵兰买了香水,杨丽也要先拿个小瓶子灌走一半。

对于这些,赵兰虽心有不快,但看在两人是朋友的份上,也没有过多计较。

直到前段时间,赵兰投资入股了一家火锅店。

开业当天,杨丽带着一帮朋友不请自来,美其名曰帮赵兰的新店增加人气。

点菜的时候,她们也专门挑贵的点,一点就是一大桌,搞得赵兰和合伙人都非常尴尬。

下班后,赵兰找到杨丽说了这事,没想到杨丽却完全不以为意,还直言她太计较。

此话一出,赵兰顿时怒不可遏,直接跟对方绝交,与她彻底断绝了来往。

这世上所有感情的维系,都在于互相成全,而不是一个肆无忌惮地索取,一个勉为其难地接受。

所有关系都是相互的,没有人会喜欢和索取上瘾的人做朋友。

就像有句话所说的:“我赠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世间真情能长存莫不因此。”

若要一段关系长存,就必须有来有往,将心比心。

只有把礼尚往来做到极致,这段关系才能经久不衰。

任何长久的关系,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闻

2

长久的关系,要反消耗

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作家李尚龙的一段经历。

李尚龙因为职业的缘故,很少有时间打理自己的形象,穿衣服也不太讲究。

本来这个事旁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有个朋友却总是说他衣服太丑、太土,甚至当着其他人的面也不会嘴下留情。

还有一次,李尚龙花了三天三夜,写出了一份自己非常满意的剧本。

他兴奋地发给这位朋友看,但对方脱口而出的却都是贬低的话。

为此,李尚龙只觉得跟其相处非常窒息,于是渐渐不再与他联系,最终与之相忘于江湖。

第二个是媒体人意公子的故事。

意公子有一个朋友,总是能带给她舒心和愉悦。

每当有高兴的事情,意公子总愿意第一时间和对方分享;每当心烦的时候,意公子也总会找他倾诉。

为什么意公子能跟他这么交心?

原来,意公子每次找对方聊天,对方总是安静地倾听,从不反驳,从不指责。

意公子工作上有了些想法,对方也是毫不吝啬的夸赞,可以说是情绪价值拉满。

正因为有这个朋友的存在,意公子才感觉很多烦恼有了倾诉之处。

上面两个故事,其实就是人际交往中最典型的两种关系:消耗型,和滋养型。

在消耗型关系中,沟通往往是单向的,充满了批评和指责;

而在滋养型关系中,双方沟通则会出现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异,是因为消耗型关系中,人都喜欢顺着自己的本性去表达。

但在舒服的关系里,人都会克制自己的表达欲,去尊重、迎合对方的想法。

这也告诉我们:要想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一定要少消耗,多赋予。

给予对方足够多的包容和体谅,他人才会还你一份深厚绵长的友谊。

任何长久的关系,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闻

3

长久的关系,要反占有

相信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自己最好的朋友,跟别人玩得好时,你就会感觉到患得患失;朋友长时间不跟自己联系,你心里也会不好受。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都是人内心深处的占有欲在作祟。

但一味占有,不仅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反而会让对方觉得窒息,加速远离你。

克制自己的占有欲,保持边界感,才能让关系久处不厌。

20世纪20年代,翻译家王际真和沈从文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两人成为至交。

几年之后,王际真决定去美国深造。

很多舍不得王际真的人,都找到沈从文,希望他劝王际真留下来。

但沈从文却表示,自己不干涉王际真的选择。

最终王际真去了国外,并逐渐在那里站稳了脚跟,他跟沈从文也始终有着书信联系。

有人见他们感情这么要好,就建议王际真劝沈从文出国,来此谋更好的发展。

王际真直接摇头拒绝,说:我知道他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这种互不干涉的相处模式,也使得两人保持了终身的友谊。

而现实中很多人,因为心底的占有欲,总是希望与别人亲密无间,甚至干涉对方的决定。

结果因为靠得太近,彼此的关系反而更加难以维系。

陈果曾说:“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

哪怕交情再深,也不要去干涉别人的事情;

哪怕再紧密,也要给彼此留出空间,相对占有,绝对自由。

如此,一段君子之交,才能细水长流。

听过一个“浆糊逻辑”的概念:

如果人与人相处,没有间隙,任意索取,不分彼此,关系就会乱成一锅粥,矛盾也将随之升级。

任何关系的维系,都需要去克服人性中的苛责与挑剔。

做到付出而不索取,体谅而不消耗,亲密而不占有。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才会如两棵大树般,各自生长,相互滋养,彼此守望。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 天天要闻

11岁女孩突遭“黄体破裂”!妈妈透露一个细节:后果严重了

小易(化名)妈妈怎么也没想通:女儿只是跳了200个绳,做了30个仰卧起坐,后果竟如此严重。11岁的小易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打卡。几天前,在即将完成“每日任务”时,小易突然感觉小腹一阵阵剧痛,得知情况的母亲起初并没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 天天要闻

理解幼儿,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观察到幼儿的行为,却不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经常容易根据成人思维推断,给幼儿的行为简单粗暴地贴上各种道德标签:哭闹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恋妈妈是软弱……殊不知幼儿有独特的大脑发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可能犹如惊涛骇浪。这一阶段面对的人生挑战远比成人以为的多...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 天天要闻

警惕这些侵害孩子的行为!国家网信办通报7类典型案例

近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有关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典型案例,涉及恶意制作“沙雕动画”短视频、传播未成年人软色情、打造“网红儿童”等共七大类。一起来看详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 天天要闻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在家带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语犹如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雨露,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想要养育一个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频繁地说出一些特定的话语,为孩子的心灵注入力量,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坚定自信、从容不迫。“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