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全身都是芽,看上去这么娇嫩,能压饼吗?

2025年03月31日19:50:35 育儿 5595
白毫银针全身都是芽,看上去这么娇嫩,能压饼吗? - 天天要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两天狂看白毫银针的芽头。

这临到采摘的芽头,就跟刚出生的宝宝一样,一天一个模样。

昨天还是短短的一簇,今天就成了中长的一座小峰,许是到了明天,就可以长成略巨伟的半山,后天,就是一座白茶中的珠穆朗玛了呢?

天天看芽头的大小,跟天天观测气象一样,都是春茶季采白茶的必修课。

从前那种无能为力,纯粹看天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下的茶农与茶厂,是很懂得利用天象的。

在茶季里,利用气象预测,利用自己多年观测天气变化的经验,来为春茶季的采茶制茶,赢得不少的见缝插针或是力挽狂澜的机会。

比如今天早晨有雨,下午放晴,那早上就安排采茶工在厂里挑茶,下午再安排她们上山去采茶。

又或是这座山头有雾,那座山头有小雨,那就把人尽数调往有雾的山头去。

总之,利用现代的科技,为传承千年的农业服务,也算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典范了。

白毫银针全身都是芽,看上去这么娇嫩,能压饼吗? - 天天要闻

《2》

看芽头的时候有朋友在边上,因其从来没看过白毫银针的茶青,于是把手机借过去翻来覆去端详了半晌。

感觉十分有趣。

又问了无数的问题。

最后表达了疑惑:这白毫银针就是个芽,芽不是都很嫩吗,怎么能压饼呢?

一派替白毫银针打抱不平的样子。

好像我是白雪公主的后妈。

一时兴起,禁不住逗她,你为什么觉得白毫银针嫩呢?没见它的头部是个尖尖吗?

朋友理直气壮地反驳我,别看我不懂茶,常识还是有的,植物的芽头都很嫩,怕烫又娇气的。

嗯,你看过几种茶的芽头是娇弱怕烫的呢?我继续逗这位娇蛮女郎。

她顿了顿,一下子答不上来,在大脑里搜索了良久,最后说,我是没见过,不过,大家都这么说,大家都说茶叶的芽头最嫩,怕烫怕开水。

看吧,又是“大家”,又是“常识”。

中国人观念里固有的“人多力量大”、“少数服从多数”这些倚多为胜的盲目规则,在一些信息传递明显有误差的领域,实在是害人不浅。

以致于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千百年来,被人言可畏害死的,又何止是阮玲玉。

白毫银针全身都是芽,看上去这么娇嫩,能压饼吗? - 天天要闻

《3》

喝了一口茶,正色跟友人解释,茶叶芽头的“嫩”,以及白毫银针的“不嫩”。

所谓茶芽嫩,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

相对于茶身上的其它部位,比如茶梗,比如茶叶,茶芽确实要嫩一些。

茶梗,整根都是维管束构成,基本上是木质部占据了主导,是以茶梗又粗又硬还十分柔韧。

茶叶,躯干是由维管束组成的,肌肉是由叶细胞组成的,维管束是硬的粗的有韧性的,而叶肉略软一些,但整体而言,仍旧是较为硬挺的。

与它们俩相比,芽头,就只是一片一片的叶子包裹起来的一个像蚕蛹一样的物体。

感觉上,芽是没有维管束支撑的,是软软的,也就自动将它代入“嫩”这个维度。

但其实,每种茶类的芽,它的组织结构都是不一样的。

单以六大茶类中的茶树而论,西湖龙井的芽头,与金骏眉的芽头,以及普洱茶的芽头,以及武夷岩茶的芽头,甚至今天的主角,白茶的芽头(白毫银针),它们的躯干构成,都大大不同。

龙井的芽头,是相对略长一些的,略扁一些的,表面没有多少茸毛保护的,绿绿的,大约只有两三片叶子围起来的,类似圆柱状的物体。

采的时候,它已经抽出了一片略大于芽头的叶片来,只是叶片尚未开面,仍旧是与芽头紧密贴合的状态。

所以我们看到的龙井茶成品,就是一个两开的状态,形同“雀嘴”——小麻雀的嘴巴。

这种芽头,说它嫩,肯定没错。

但要说它怕开水烫,则完全说不过去——见过炒龙井么,铁锅手炒的那种,那锅底的温度可以达到200-300度,龙井在那样温度的锅里炒成的,怎么怕区区100度的开水?

唯那些品质不好的、外山的绿茶芽头,才会怕烫伤,也才会宣传芽头嫩,怕开水烫之类的胡话来掩饰自身的缺陷。

白毫银针全身都是芽,看上去这么娇嫩,能压饼吗? - 天天要闻

《4》

白毫银针跟绿茶芽头的身体结构大不一样。

白毫银针是5-7层笋壳状结构组成,这一片一片的像笋壳一样的叶片,层层包裹起来,紧紧地裹在一起,形成一个像竹笋一样的物体,就是白毫银针。

大家手动捏过笋吗,是不是很硬挺,很难捏扁,连剥下笋壳,都很难?

是的,白毫银针也是这样。

一层一层裹起来,包起来,紧紧的,像个圆锥,一时是很难以将它攻克的。

尤其,白毫银针还有天然的裘衣,那就是它身上的白毫。

在它的笋壳状叶片外面,生有一层厚厚的,密实的,短而细滑的白色茸毛。

每一片都有。

这颗白毫银针由多少片笋壳状叶片组成,它就拥有多少层白色茸毛(白毫)。

这一层一层的厚实白毫,就相当于给白毫银针穿上的一件又一件厚厚的天然防寒服、防水服、防虫服.....

有了它们,白毫银针在被沸水冲泡的时候,在前五六冲里,基本上都有白毫在保护着,防护着。

就像天鹅身上的羽毛,厚厚的,保暖又御水。

一直等到七八冲之后,白毫银针身上的白毫渐渐少了,薄了,稀疏了,叶片才会更直接地接触到沸水,释放出更深层的养分出来。

但就算到这时,少了厚实白毫的保护,白毫银针那层层笋壳状的叶子,也不害怕被沸水烫伤——人家厚实硬挺着呢。

尤其,优质绿茶那样嫩的芽头,也是不怕沸水的,何况比优质绿茶更强劲更坚硬的白毫银针,就更加不怕烫了。

白毫银针全身都是芽,看上去这么娇嫩,能压饼吗? - 天天要闻

《5》

至于这并不嫩的白毫银针能不能压饼,村姑陈觉得,很难以一言以蔽之。

因为,就算说它不能压饼,也并不是因了“芽头嫩”这个原因。

何况人家本就不嫩。

说实话,白毫银针压饼,确实很难,很考验技术。

这阻力同样来自于它的笋壳状结构。

这个笋壳状结构,令它的身体构成,几乎全是那紧实硬挺的笋壳状叶片,这些叶片中的细胞,小而密,液泡小,粘液少,细胞壁坚硬。

这便使得它在压饼后,银针与银针间缺少粘性,容易翘起、反弹。

不像叶片多的白牡丹和寿眉压饼那么容易粘合在一起,容易定型。

故而,若讨论适不适合压饼,白毫银针凭它的外形,实力诠释了何为“不适合”。

但,白毫银针压饼之后,其口感与散银针完全不同,纯粹是另具一番风流韵致的样子,又实在是极为打动老茶客的味蕾。

是以,从以前的银针不压饼,到如今的银针年年预订压饼,市场需求开始牵动产品生产端。

能让银针生成另外一种风情与滋味,也是对银针爱好者的奖励。

再难压,还是得压。少压一些,便是了。

另,老银针饼另具醇厚稠滑之风韵,没喝过的人,哪里会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黄子韬卫生巾半个小时卖出45万件!产品设计达医护级标准,将会在超市上架 - 天天要闻

黄子韬卫生巾半个小时卖出45万件!产品设计达医护级标准,将会在超市上架

5月18日晚7点,由演员黄子韬主理的卫生巾品牌上线发售。该品牌卫生巾开售15分钟卖出19.5万件,半个小时卖出了45万件。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品牌方公布了卫生巾的售价和售卖方式,包括迷你巾、日用、夜用、安睡裤等多品类打包售卖以及单品类多包售卖。据粗略计算,该品牌单品类多包售卖形式中,240毫米单片价格约0.65...
老了被子女疏远别着急!3个智慧方法,让孩子主动回归尽孝 - 天天要闻

老了被子女疏远别着急!3个智慧方法,让孩子主动回归尽孝

人到中年,曾经拼搏的身影渐渐收敛,膝下传来孩童的稚嫩声音慢慢变成手机微信里冷冰冰的“嗯”“知道了”,才发觉,原来家也会变得寂静。朋友聚会吃饭,总有人苦口叮嘱:“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别太操心。”“我们小时候爸妈都管得紧,如今轮到自己被落在
动不动就掉眼泪的娃,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区别? - 天天要闻

动不动就掉眼泪的娃,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哭,是一件“丢人”的事。“这孩子怎么一有事就哭?”“男孩子哭什么哭?”“这么大了还哭,羞不羞?”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软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而那个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泪的孩子,总能收获一句:“你真懂事。
经常说4句话,孩子的学习效率远超同龄人 - 天天要闻

经常说4句话,孩子的学习效率远超同龄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区邻居李姐家搬家,我没事就过去帮忙。 李姐的女儿去年考上重点高中了,她把闺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 天天要闻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这4个细节里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01要说这当父母的,谁不盼着自家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过得好?可是这“好”字背后,学问大着呢。我年轻的时候,也琢磨过,是不是给孩子报最贵的辅导班,买最新的玩具,就是顶好的教育了?后来看着身边人、身边事多了,才
我们生孩子究竟是为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生孩子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一个触及生命本质的追问,在不同维度会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像中医观察脉象般,细细触摸其中流转的层次:阴阳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节气在母亲子宫里轮回,脐带缠绕着人类三十八亿年的基因长河。当新生命叩响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诺言——以
女子先兆流产后请假,公司用一个理由把她开除…… - 天天要闻

女子先兆流产后请假,公司用一个理由把她开除……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请假,也是职工的正当权益。如果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不批准职工的请假,然后再以旷工为由将职工开除,这样的做法合理吗?“先兆流产请假,单位不批准还开除” 法院判了闫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多年,并签订有劳动合同。闫女士怀孕后身体不适,经医院确诊为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