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金庸要让萧峰绝后,你把天龙三兄弟的名字连着读一遍,就懂了

2024年05月01日02:21:34 育儿 6376

金庸故事中,最让人意难平的两个角色莫过于郭靖与萧峰,他们身上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同为大侠”与“结局凄惨”。

其中郭靖是为了守卫襄阳,最终带着妻儿以身殉城,好生悲壮,不过正如笔者的措辞,郭靖至少还有妻儿在身边,甚至金庸还给他留了个小女儿郭襄在世上,那女子后来还开创了峨眉一派,算是继承了郭靖的意志。

难怪金庸要让萧峰绝后,你把天龙三兄弟的名字连着读一遍,就懂了 - 天天要闻

(萧峰、阿朱剧照)

而萧峰则更显悲惨,他虽然也有过一段爱情,甚至可以说身边不缺爱他的女子,可金庸甚至连一个后人都没让他留下,为何金庸要对他如此狠心?或许书中早已埋下了伏笔。

一、足够凄苦的人生

萧峰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悲剧。

发生在正篇故事三十年前的雁门关惨案就是一切悲剧的根源,当年慕容博为了自己的复燕大计而想出了挑拨宋辽纷争的方法,于是他谎称契丹武士有心掠夺少林绝学,继而引得玄慈带着一众中原高手前去雁门关围剿萧远山一家。

当年的萧远山虽然是辽国大臣,却是亲宋派,他早年间曾的汉人师父传功,因此一直致力于维护宋辽和平,可如今大宋高手却要他的命,还杀了他的妻子,那一刻,他得有多绝望?

而身处襁褓中的萧峰对此一无所知,他只能任由大宋群雄摆布,被他们培养成了丐帮高手,还致力于对抗契丹辽人,且不知有多少同胞死在他手中,着实可悲。

更可悲的地方在于即便萧峰为丐帮为大宋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这帮中原高手仍是无法彻底相信他这个体内流淌着契丹人血脉的“狼子”,于是他们几次三番对萧峰发起围攻,此时的萧峰又该有多寒心?

难怪金庸要让萧峰绝后,你把天龙三兄弟的名字连着读一遍,就懂了 - 天天要闻

(阿朱、萧峰剧照)

可以说阿朱的出现算是萧峰生命中唯一的光亮,正如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一般:“他只道自己既是契丹胡虏,普天下的汉人自然个个避苦蛇蝎,想不到阿朱对待自己仍一般无异,不禁伸手拉住了她手掌,柔声道:‘阿朱,你是慕容公子的丫鬟,又不是我的丫鬟,我……我怎会瞧不起你?’阿朱道:‘我不用你可怜,你心中瞧不起我,也不必假惺惺地说什么好话。’她学着乔峰说这几句话,语音声调,无一不像,眼光中却满是顽皮神色。乔峰哈哈大笑,他于失意潦倒之际,得有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女说笑慰解,不禁烦恼大消。”

他们都因自己的身份而敏感又自卑,可此时同为天涯沦落人的他们却惺惺相惜起来。

眼看一对爱侣要走到一起,可命运却与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二、比悲剧还悲剧的故事

萧峰虽然有心与阿朱一同在雁门关外退隐,但父母之仇他不可不报,他还是要在解决了当年的带头大哥之后才能安心退隐,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个决定会让他永失挚爱。

他病急乱投医,听信了康敏的谗言,跑去找那大理王爷段正淳寻仇,继而打死了假扮成段正淳的阿朱。

难怪金庸要让萧峰绝后,你把天龙三兄弟的名字连着读一遍,就懂了 - 天天要闻

(萧峰、阿紫剧照)

为何说萧峰是病急乱投医?很简单,一来段正淳的年龄对不上,三十年前的他都还是个愣头青,如何能成为带头大哥统领群雄?

二来段正淳是大理人士,尽管他与大宋不是敌对的关系,试问大宋群雄又如何会听信他这外人的号令?谁知道他是不是另有所图?

显然,萧峰这寻仇之举是过于莽撞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杀死阿朱之后显得格外痛苦。

不过阿紫的出现好似是弥补了阿朱的空缺,同时阿朱也确实是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妹妹托付给了萧峰。

尽管这个故事略有遗憾,但如果萧峰能与阿紫走到一起,也是极好的,至少不至于让萧峰孤苦一生,若他能与萧峰生儿育女,也算是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

然而金庸在故事的结尾又一次让萧峰陷入绝望。

此时的他身处宋辽两国的夹缝之中,一方是为了救他而来的大宋兄弟,另一方则是他无法割舍的血脉族人,他格外为难,可为了天下苍生,他不得不作出逼迫辽帝退兵的举动,此举无疑是以下犯上了,而这也成了压垮萧峰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后他自觉无颜面对辽帝,也无法背负着过往的那些痛苦继续活下去,于是他拾起一根断箭,戳向了自己的心口,结束了他那悲剧的一生,甚至连一个后人都没能留下。

金庸为何要赋予萧峰这般凄苦的命运?其实金庸早已将答案藏在三位主角的名字中。

三、藏在角色名字中的深意

萧峰、虚竹、段誉这三位主角的名字有何蹊跷之处?

其实很简单,它们表达的几乎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虚妄”,他们的人生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难怪金庸要让萧峰绝后,你把天龙三兄弟的名字连着读一遍,就懂了 - 天天要闻

(段誉、虚竹剧照)

先看萧峰的两位义弟吧,那段誉的原型其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理皇帝段和誉,金庸为何要删掉一个“和”字,无非是为了让他这名字读起来与“欲”相似,而段誉的结局也确实当了四十年皇帝之后出家为僧,断了尘世之欲,至于原因,或许是因为金庸在新修版中让他与王语嫣分开,他始终是爱而不得。

而虚竹就更好理解了,“虚”字本就是虚妄的意思,而“竹”是空心,再加上虚竹的故事过于梦幻,无论是破解珍珑棋局,还是西夏冰窖与梦姑相会,都过于理想化,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所以金庸甚至连他的结局都没有交代,哪怕“射雕三部曲”中提到虚竹传下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却也不见了逍遥派与灵鹫宫。

难怪金庸要让萧峰绝后,你把天龙三兄弟的名字连着读一遍,就懂了 - 天天要闻

(阿紫、萧峰剧照)

在看萧峰,他在平息了宋辽纷争之后,与阿紫一同坠崖,消失在群峰之间,即“萧峰”,他的前半生致力于抗击辽国,后半生致力于报父母之仇,可到头来他的一切努力也是一场空。

其实金庸不是刻意让萧峰绝后,而是《天龙八部》的主题本就是“求而不得”,哪怕萧峰是主角,他的命运也注定要与故事的主题契合。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闻

亲人去世,不掉眼泪的人,多半是这三种人,确实如此,不信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有相聚的欢喜,也有离别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别,大到生死的诀别,我们口中常说的“永远相伴”,在无情的时光面前,也不过短短百年。当亲人突然离世,为何有些人不会痛哭流涕?其实,没有眼泪,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泪的人,大多是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 天天要闻

吴艳妮刚上大学时被孤立哭诉,妈妈反内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妈妈当你朋友

近日,吴艳妮妈妈熊艳的一段访谈,引发网友热议。访谈中妈妈表示:吴艳妮就像是榴莲,人们对她的看法两极分化,从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别人喜欢的能力。熊艳在访谈中回忆,女儿吴艳妮刚去北京体育大学上学的时候被孤立,整个竞技体校的女孩都不爱跟她玩,吃饭洗澡训练都没人陪,她就特别郁闷。哭着给自己打电话。熊艳开导她...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 天天要闻

三篇小学生作文,却看得我落泪

第一篇叫《妈妈》。孩子说:“除了妈妈,你在所有人那里都占内存,只有妈妈,连老师发群里的照片都舍不得删掉。”“占内存”——这属于像素时代的词,被孩子拿来度量爱的深浅。我们精心清理缓存、追逐流畅,妈妈却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 天天要闻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渐引导孩子的主见”

文|吴钩随笔很多家长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把孩子当提线木偶,事事包办;一个是“过早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决定。可事实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孩子有主见、有方向、有判断力,但不是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独自面对人生风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铅中毒不容忽视,孩子咬笔杆也有隐患吗?儿科医生提醒

近日,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最应关注的有毒化学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铅中毒距离我们有多远?如何防范潜在的铅暴露风险?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吴秀静。“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较高铅含量,长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