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2024年02月09日12:35:13 育儿 1429

很多人常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有没有可能,年没变,变得是人。

是因为你长大了,不再只是小时候期待过年穿新衣服,放鞭炮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来。

如何带孩子一起寻找儿时的年味?过年仪式感这7件事情少不了。

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 天天要闻


1、带孩子一起置办年货

说到过年,这好吃的肯定少不了,尤其是回老家过年,那年边的赶集是相当热闹,年味十足。

熙熙攘攘的小街,人头攒动,卖菜的、卖瓜子花生的、卖春联福字……大家手里都是大包小包。

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讨过年的菜谱,一起置办食材。买一些平时舍不得或者孩子特别喜欢吃的水果、零食,买上称心如意喜庆的装饰品……

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 天天要闻


2、给家里来个大扫除

春节前大扫除是渊源流传的习俗,擦洗锅碗、清洗被褥,干干净净的过大年,借助“尘”和“陈”的谐音,除尘=除陈、除旧,代表着我们对新年的新愿景。

让孩子参与到这个仪式感中来,不仅让孩子体会年味,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一家人齐心协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干干净净的过大年。

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 天天要闻


3、写对联、贴对联

这个习俗不分南北,基本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喜庆的红对联。红底黑字,代表着欢喜和欢乐之情。

早在宋代,人们还把春联叫作“桃符”,元日》诗中有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就是说的春节的时候人们会更换春联,把旧春联换下,贴上崭新的新春联“符”在传统文化中是可以驱邪避害的。

后面逐渐演绎成春联,但其中寓意大概是不变的,都是一些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祝愿。

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 天天要闻


4、一起包饺子或者一起准备年夜饭

说起年夜饭,这个就各地大不相同,有些早上吃、有些中午吃、也有些地方是晚上吃,总得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热闹年。

那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一家子吃喝谁管?当然应该要全员参与进来,小朋友可以帮忙剥蒜,择菜,摆放碗筷等。

回家团圆不是让父母操劳,年夜饭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家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这才是团圆。

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 天天要闻


5、拍一张全家福

春节是一年中难得团圆的日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回忆不如好照片,每年拍一张全家福,积累成册,将是弥足珍贵的记忆,这个不仅记录着家庭的成员变化,大家的容貌变化。

服装颜色:新年当然少不了经典红,当然也不要太花哨了;

拍照姿势:有站有坐,甚至小孩子可以坐在地上,这样不会显得太拘谨。

还可以准备一些喜庆的道具,选择经典的三角构图不会错,在重要的日子,记录下重要的时刻。

年味越来越淡?让孩子参与这7个仪式,寻找儿时的年味 - 天天要闻


6、讲一讲年俗故事

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按照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各家各户都进入过年的准备期。

可以借助中国年的绘本,带孩子了解年俗。

7、一起看春晚

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情时刻,春晚节目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气洋洋的氛围,是守岁的团圆。

年味是团圆的温情,是对新生活的期盼,只要有一个温馨的氛围和足够的仪式感,孩子的年味一点不会少。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献给最亲爱的爸爸,父亲节暖心语录:父爱深深,温暖如歌 - 天天要闻

献给最亲爱的爸爸,父亲节暖心语录:父爱深深,温暖如歌

亲爱的爸爸,父爱如歌,温暖心田,您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旋律。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用最深情的文字,为您谱写一曲赞歌,表达我对您无尽的感激和祝福。1.亲爱的爸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您的辛勤工作,为我们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幸福。您的
这3种人,最招人反感,与人交往时,千万不要做这种人 - 天天要闻

这3种人,最招人反感,与人交往时,千万不要做这种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希望能够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然而,有时候,一些不当的行为和习惯会让我们在无意中成为令人反感的存在。与人相处时,千万不要做以下三种人,这不仅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还会让你失去宝贵的朋友和支持者。让我们一起揭晓,这三种人到底是哪三种。
情绪不好的时候,记住这两字,你就赢了 - 天天要闻

情绪不好的时候,记住这两字,你就赢了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压力。当情绪低落时,似乎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但其实,在面对情绪波动时,只要记住两个字,就能让我们重新找回平静与力量。这两个字是什么呢?让我们一步步揭开这个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