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纯洁可爱的小天使,大部分人也都深信“孩子是不会撒谎的”。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前不久,一名幼儿园老师在网上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老师对孩子们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她趁孩子们午睡的时候在他们身上贴了创可贴,等孩子们午睡醒来,老师故装不知地询问孩子们为何身上会有这些创口贴。
接下来,就到了这些“小戏精”表演的时候了。
有人对老师说自己是“被蚊子叮的” ,有人说是“被人家咬的” ,还有人表示自己贴创口贴是“滑滑梯摔的” ,甚至还有人冤枉同学,说同学拉她摔倒,对此,竟然还有一位同学出来作证。
总之,他们都有理有据的说出了创可贴的原因。
视频刚发布就冲上了热搜,甚至一度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
不少人都对幼儿园的孩子会说谎感到惊讶,还有一部分网友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天生的“小戏精”,看来以后他们说的话真的不敢完全相信了。
“ 小朋友真的会一本正经的话说八道,而且家长也真的会信。”
“ 完全颠覆了我对孩子单纯的看法,这些不是孩子,是戏精!”
“ 竟然还有作伪证的小孩,真可怕!”
“ 这个实验撕开了幼儿教育最荒诞的真相……”
这个实验让很多网友表示失望,但孩子的撒谎行为真的是“与生俱来”吗?
对此,有相关教育学者解读了这一行为。
事实上,孩子会说谎是一种正常现象,尤其是当他们分不清现实和幻想的时候,在这个实验中,当孩子看到自己身上有创口贴,很多人就会陷入幻想,也因此将幻想当成了现实,这在3-4岁年龄段孩子中是常有发生的,因此家长不必把问题上身到孩子的本性上。
既然我们明白了低龄孩子的“说谎”可能是无意识的举动,那么当孩子说谎时,父母应当如何正确的应对呢?
1. 保持冷静: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应保持冷静,不要立即发怒或惩罚孩子。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害怕,进一步隐瞒事实。
2. 沟通交流: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说谎。可能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或者是为了避免承担责任。通过沟通,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动机。
3. 教育引导:告诉孩子说谎的后果,让他们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如何面对问题和压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 建立信任:父母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充满信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向父母寻求帮助,而不是选择说谎。
5. 以身作则:父母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的榜样。如果父母自己经常说谎,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
6. 适度惩罚:如果孩子的说谎行为严重影响到了家庭和他人,父母可以适当地进行惩罚,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不被接受的行为。但惩罚应该是适度的,不能过于严厉,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7.鼓励诚实:当孩子表现出诚实的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诚实的好处。
本期话题
你如何看待“幼儿园创口贴实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