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2023年10月22日17:48:16 育儿 7923

妓女即“风尘女子”,这一词,带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秽乱的、下作的。

职业的特殊性,也使她们历来被看作是卑贱的、污秽的淫妇。在长久以来的男权视域对女性形象二元对立定式思维影响下,这份特殊性也将“坏女人”的帽子扣在她们头上。

从事这一职业的女性群体,基本与恬不知耻的荡妇形象间划上等号,这样的等号甚至逐渐延伸到道德品质方面,当人们得知一位女性是从事风尘职业时,往往会下意识认为其道德品质低下。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然而,这两者间其实并无必然联系,低贱的社会地位并不代表败坏的道德品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中的女主人公羊脂球的故事,就验证了这一错误的断论。

相反,故事揭露了上层社会一些人的自私、虚伪,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对立与转变。

一、马车上各怀鬼胎、身份各异

羊脂球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普鲁士侵略下,法国处处充斥着战争的阴霾与恐怖,人们争先恐后地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书中主人公羊脂球本名叫艾丽萨贝特,在面对普鲁士士兵凶残的施暴下选择“见义勇为”,险些将一名普鲁士士兵杀死,这使得她无法再在这里生活下去。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被逼无奈,羊脂球只能和其他群众一样选择逃离。

而先前一些以为自己能够在战乱中捞一笔的上层人士,也逐渐意识到已经是最后时刻了,不得不离开,于是都要逃亡的“下等人”羊脂球和“上等人”聚在了一辆马车中......

这辆马车里,有葡萄酒商人鸟先生夫妇、道貌岸然的卡雷·拉姆东夫妇、貌合神离的布雷维尔伯爵夫妇,这三对夫妇都具有一定的财力权地位,属于法国社会的上层人。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修女,以及和羊脂球一样处在社会底层的科尔尼戴。

在马车驶离法国的路程中,通过上等人对羊脂球的态度,可以窥见人性的伪装。得知羊脂球是“下等人”后,三位上层社会的夫人便开始共同排斥羊脂球。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她们的原因也出奇一致,那便是羊脂球的身份和她们的“洁身自好”背道而驰,不排挤羊脂球,就相当是和她“同流合污”。

但这些“上等人”们在匆忙逃命时,根本没有想到马车上的吃饭问题,什么食物都没有带。而羊脂球在受到排挤后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准备的一大篮食物拿出来分享。

而那些上等人们的表现,则尤为可笑......

他们一边对羊脂球更加轻蔑,甚至想要将羊脂球和她的食物一起丢下车去;另一边又先假装拒绝几次,后来便开始毫无负担的将羊脂球食物一扫而光。

这些上等人自以为品格高尚,有修养,但他们和羊脂球假惺惺的套近乎,以及违心地赞扬羊脂球的善良,则是他们虚伪、自私人性的最好伪装。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二、羊脂球与上层群体的人性对比有多强烈?

等到了马车被普鲁士士兵拦下,这些“上等人”的真正人性开始暴露,和羊脂球善良奉献的形成强烈对立。

马车被拦下后,修女最先服从命令下车,接着是对普鲁士军官谄媚着打招呼的鸟先生,最后才是羊脂球、科尔尼戴......

这时,高傲的人不再是那些上等人,而变成了身份低贱的下等人。这一转折,初步显现出人性的对立。

所谓的上层社会人士在面对侵略者时,放下他们在底层人面前的高傲与自尊,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只为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国家形象早已被他们抛之脑后,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而被视为是下等人的羊脂球,反而一直保持着刚正不阿的态度,严辞抗拒侵略者。即便是小人物,但在她看来:这样的场合,她的言行代表自己的国家,不能向敌人低头哈腰。

两者相比,反而低贱的羊脂球更加具备爱国情结、民族自尊心。

在被扣留期间,普鲁士军官对羊脂球提出了无理的要求,羊脂球果断拒绝了。但这事被羊脂球同行的上等人得知后,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到危险。

于是将对普鲁士士兵的愤怒,转移到羊脂球身上,他们认为:羊脂球本就是风尘女子,哪有尊严,是因为羊脂球的拒绝,所以他们才无法离开,于是他们开始密谋如何让羊脂球屈服。

毋庸置疑,这时自私、虚伪的人性已经开始显露......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在上等人劝说无果后,代表着圣洁的修女也加入了这场无耻的劝说。

她们打着上帝的名义,干着助纣为虐的勾当。同为底层人的科尔尼戴虽然也知道这是一场阴谋,但并没有揭穿,反而听之任之。

于是在虚情假意、花言巧语的哄骗下,善良的羊脂球最终被迫答应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

三、身份不代表内心

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之前,隐藏在有修养表相下的虚伪、自私的人性,在他们担心自身利益会受到损害时,开始逐渐显露。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这和作为下等人,却表现出爱国情怀以及善良、勇敢、美好人性的羊脂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最简单、也是最淳朴的人性对立。

小说的最后,由于羊脂球的牺牲,一行人得以继续前进。

正常来说,其他人应该像他们极力感谢羊脂球,但他们并没有,反而像之前一样排挤对方,甚至还更加明目张胆。

他们对羊脂球鄙夷不屑,觉得她肮脏不堪,不愿和她接触,仿佛多看她一眼就会染上传染病一样......

在这最后一段旅途中,莫泊桑又描绘了一次午餐的场景,这次和先前截然相反,那些虚伪自私的人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在马车上大快朵颐,对饥寒交迫的羊脂球不闻不问。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显然,他们早就将羊脂球在困难时期与他们分享食物,为了能够放行,委身敌人的事全然忘却,仿佛当初殷切劝说羊脂球的并不是他们。

看到这一幕,面对冷漠的同伴,后悔、羞愧、愤怒等情绪一股脑涌上羊脂球的心头,相较心中的怒火,饥饿对羊脂球来说已经微不足道了。

但是羊脂球内心的悲愤,却无处发泄,哭泣似乎成为她唯一的宣泄口,但是自尊心让她最终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羊脂球的眼泪,并未唤醒那些上层人残存的人性,在他们眼中,羊脂球本就是底层,让她同意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并没有什么不妥,她根本没必要自命清高。

读《羊脂球》:看懂这位妓女的故事,也就真的认清了“上层阶级” - 天天要闻

羊脂球的眼泪与其他人的不为所动的对比,完全将丑恶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而衬托出低贱身份的下等人的伟大人性。

《羊脂球》这部短篇小说,透过一辆马车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美与丑,也让我们清楚上等人并非就是有教养充满人性美的,而所谓的下等人也并非没有一点尊严与爱国情怀。

风尘女子作为一种职业,是各种无奈所造成,我们不能根据职业来评判一个人的人性,而是要根据这个人具体的品行来判断......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我竟然这么自私 - 天天要闻

我竟然这么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里,忘记说什么话题了,我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爸爸说,这么快啊!在爸爸眼里,我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样。后来爸爸说,退休了,可以来给我做饭。我这时候才心里惊了一下样,这个想法我怎么从来没有。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