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2023年10月18日22:26:02 育儿 1006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来自父母们的心声

@妞妞妈妈:我家是姑娘,今年刚三岁,每次犯错的时候,看着她可爱的样子,都不忍心大声说话,更别提严肃的教育了。大多时候,都是会给姑娘讲道理,结果发现没有太大效果。

@钢镚爸爸:我家儿子,也不知道是被他爷爷奶奶惯坏了,还是天性比较顽劣,几乎每天都闯祸。刚开始特别生气,大声的呵斥他、责罚他,甚至打他,觉得效果不好。后来就改换降到,突然发现还不如从前呢。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安然妈妈:在棍棒教育和温声教育中,还是选择后者,总觉得棍棒底下出不来孝子,只会出逆子。每次犯错,或者不听话时,都会给孩子讲一大堆大道理,结果嘴巴都说干了,她还是老样子。

看来,大多数年轻的父母,还是习惯了使用更加温柔的教育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跟自己小时候被棍棒教育的经历有关。

只可惜,父母选择讲道理的方式,其实收效甚微。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听不懂;年龄稍大的孩子,他们压根听不进去;而年龄再大的孩子,对于父母讲道理的行为,反而特别抵触和反感。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为何说讲道理的方式,不适合孩子呢?

要知道,孩子跟成年人的世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孩子年幼,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更喜欢直观、形象的方式;成年人,则更喜欢理性的思考方式。

父母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忽略了两人之间的思维差异,导致孩子出现听不懂、不愿听和反抗的行为。

父母讲道理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认识到错误。可问题是,大多数孩子并非恶意犯错,而是好奇心作祟。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一味否定孩子的做法,想让他们从自身找原因,这对孩子来说,是特别不公平的事情。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就算认真听完父母的大道理,也不见得能够理解这些所谓的道理。

所以说,讲道理不是明智的选择,反而会让孩子变得叛逆。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和讲道理比起来,这些方法更实用

第一:建立明确的规则

当孩子慢慢可以听懂父母的表达时,就要给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当然,规则要建立在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范围内,也就是结合他们的年龄大小进行制定。

明确的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对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哪些行为是错的,是坚决不被允许的。

除了规则之外,还要把自己的期望值说出来。可以简单理解为奖惩制度,要让孩子知道做得好了,会有什么奖励;做的不好了,又会有怎样的惩罚。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第二:利用好奇心引导

孩童阶段,对于外界所有未知的事情,他们都充满期待。这时,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天性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若是孩子的好奇心比较重,那就多激发他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若是孩子出现自我心理,那就趁机培养他的同理心,以及合作精神。

总之,要看到孩子身上不同的地方,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可以。当然,要是缺点的话,父母要将其转换成优点。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第三:学会自我管理

和父母的督促比起来,擅长自我管理的孩子,其实更优秀。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会牢记很多事情,基本上不会犯错。而且,这类孩子特别聪明好学。

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父母学会放手。试想一下:若是孩子连实践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如何自我管理呢?

所以说,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就不要过多参与,让他们自己解决。

别总跟孩子讲道理,他们可能真的听不懂,换种方式或会更好 - 天天要闻

身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通过言行举止去影响他们。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成为少犯错的人,因为他在父母身上,学会了更多正确的事情。对了,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渴望被爱、被理解、被尊重。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钱最爱这3种人,因它有灵性 - 天天要闻

钱最爱这3种人,因它有灵性

在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点人尽皆知;钱,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无人不爱钱!有了钱,父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更有底气;有了钱,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也能没有后顾之忧。
《缱绻成烟,藏于模糊记忆间》 - 天天要闻

《缱绻成烟,藏于模糊记忆间》

流年似箭,弹指间,岁月的车轮已匆匆驶过。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现的人,那些刻骨铭心的事,都在时光的打磨下,于记忆里渐渐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驳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