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刀”激发孩子暴力倾向?不必对玩具上纲上线

2023年09月30日17:20:04 育儿 1907
“萝卜刀”激发孩子暴力倾向?不必对玩具上纲上线 - 天天要闻

□陈勇铮 (广西大学)

近期,一款名为“萝卜刀”的玩具走红网络,在中小学周边热销。对此,有媒体发布报道,称其“危险”,一些家长也对孩子玩萝卜刀感到担忧。重庆某大学教授称,玩萝卜刀可能会从潜意识里激发孩子的暴力倾向。笔者认为,这未免小题大做了。

让媒体、家长和专家如临大敌的“萝卜刀”,其实只是一款彩色塑料玩具。它形状像刀,配色似萝卜,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虽然名字里带个“刀”字,但萝卜刀的材质是塑料而非金属,刀头也呈钝角,并不锋利。我们不应对这样一款玩具如此上纲上线、大肆批驳。

如果说,个别商家生产的萝卜刀采用劣质塑料,对人体有害,那么“危险”还可以理解,进行一些规范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新闻中,记者使用萝卜刀戳纸、扎苹果来试图证明其“杀伤力”,真叫人哭笑不得。许多常见的物品,如三角尺、圆规,都能轻易的戳破纸,难道要禁止学生使用它们吗?手指还可能戳到眼睛,难道要禁止使用手指吗?就算是纸本身,其锋利的边缘也能划伤皮肤,难道可以不用纸吗?因为某件物品有微乎其微的杀伤力就避之不及,这和因为害怕噎死就不吃东西又有多大区别呢?在笔者看来,记者证明萝卜刀危险的过程并没有充分的说服力。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玩萝卜刀影响学习,这个观点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相比于指责萝卜刀,更关键的不应该是去教育孩子吗?让孩子分清玩具和真刀的区别,知道什么场合可以玩,引导孩子去正确的玩,才是家长真正应该做的事。要知道,对于儿童来说,玩具算得上是刚需。就算市面上不卖萝卜刀了,孩子还会选择去玩别的,如陀螺、弹珠、手指滑板等,都曾风靡一时。要以现在家长们严苛的审视态度来说,都有安全隐患,恐怕一个都玩不成了。笔者曾经被乐高积木扎到脚,这只能说明我没有小心走路,难道借此来控告乐高就是合理的吗?

萝卜刀何罪之有?请各位家长扪心自问一下,小时候有没有玩过比萝卜刀更危险的玩具,它们影响了个人的成长吗?有些家长现在说萝卜刀影响孩子,过去还有网络游戏、小说、电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失败,简单的归咎于某项娱乐方式吗?没有人不需要娱乐,为什么对孩子要求那么多呢?到底是觉得萝卜刀不安全,还是因为它们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又或许只是觉得孩子“不服管”呢?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生活在真空地带里一辈子,开明的家庭应该容得下一个小小的萝卜刀。

和网络一同成长的10后,远比当年的90后、00后见识更多。他们会不知道刀不能对着人捅?有孩子作恶伤人,那是其自身道德底下,外加缺乏教育引导的结果,而无论是刀还是别的什么都只是行使恶的工具。假如一个罪犯说自己杀人是因为他有刀,你会不会觉得这人疯了?问题的根源在人和社会环境,到底是缺乏良好的教育,还是玩具真有魔力能够诱使人去残害同学,家长心里应该有个数。

玩萝卜刀真的会激发孩子暴力倾向吗?这个问题很难有确定的答案,因为难以证明两者的相关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上存在某些专家,避重就轻,信口开河,本末倒置。有些媒体更是添油加醋,搬弄是非,博人眼球。很多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和学习的工具人,无视其自我成长和娱乐的需求,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还要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所谓的“危险”和“暴力倾向”应该由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负责,却不该对玩具上纲上线。一个塑料材质的萝卜刀,和一个对萝卜刀都能够大加指责的社会,到底哪个才是更可怕的?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