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2023年05月12日22:02:01 育儿 1797

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 天天要闻

国外有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4-12岁的孩子,怕黑的比率达到73.3%。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怕黑的比率下降到48.8%。

为何怕黑的孩子会集中在4-12岁的阶段呢?理由是孩子对世界有了初步认知,想象力丰富。但毕竟是半懵懂的年纪,容易将内心不安与黑暗联系起来。

孩子内心真正的恐惧,主要来自5个方面

除了怕黑以外,孩子的真正的恐惧心理,还可能来自以下5个方面:

① 害怕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

4-6岁的孩子,会把周围一切事物当成有生命或有意识的存在。他们会把玩具甚至凭空捏造的形象当成自己的伙伴,并与之真实互动。

事实上很多故事、绘本、动画片包括我们自己,都是这么引导孩子的。这本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童真、童趣与想象力,而为他们编织的童话。

但童话也有反面素材,在孩子丰富想象力加持下,他甚至可能害怕自己创造出来的“朋友”。比如灯光下倒影晃动、风吹过拂起窗帘……孩子都会认为那些是“怪物”!

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 天天要闻

② 来自家长的“恐吓”教育

很多家长教育调皮、不听话或犯错的孩子,常规的说辞起不到震慑作用,便会厉声“恐吓”。“你再不听话,让坏蛋把你抓走”、“还不回家,小心狼外婆把你叼了去”……

除了恐吓,有的家长还会将孩子关小黑屋以示处罚。这样的方式虽暂时起作用,但长久来说会加深孩子内心的恐惧感,孩子会更害怕独处

③ 受电视、视频或图书等不良内容影响

有一次,我给孩子打开电视,便到厨房忙了起来。不一会儿孩子跑进厨房,一把抱住我大腿。疑惑出来一看,电视上明明是幼儿动画节目,却偏偏有打僵尸的画面情节,难怪孩子害怕!

信息时代,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几率越来越高,几乎难免会接触一些含残暴、血腥等内容。有些内容看似正常,却配以阴森、诡异的背景或音效等,孩子看后也会不适应,甚至睡觉都做噩梦。

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 天天要闻

④ 受现实生活情节或事件的影响

很多时候,孩子对的“鬼怪”的恐惧,源于现实的生活情节或事件。比如莞妈小时候有一次听小伙伴讲起蛇钻被窝的故事。自此便有了无数个害怕到失眠的夜晚,至今见到蛇形动物都不寒而栗!

又比如,家中突有亲人去世,或大人在谈论某些儿童不宜的恐怖案件或情节时,被孩子听了去。孩子突如其来地直面死亡,会感到害怕又无助!

⑤ 孩子只为寻求家长的关注

很多孩子其实并没那么怕黑怕鬼,只是缺乏安全感。这类孩子偶尔尝试过或见过别人谈论怕黑怕鬼时,会吸引来更多的目光,于是屡试不爽。

其实这类孩子最是让人心疼,他无意撒谎,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爸爸妈妈的关注,想让父母多陪陪自己而已。

孩子怕黑怕鬼,建议家长从6个方面引导

你可曾想过,孩子那小小身躯里装了多少担心和害怕?想要帮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莞妈建议大家可以从6个方面来引导:

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 天天要闻

◆认同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上有个叫"翁格玛丽"效应,即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做得很好……从而使孩子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和增强信心!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我们首要认同孩子的感受,接纳他的恐惧情绪。或许你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怕黑怕鬼的经历,让他知道这很正常,不必有心理负担。

◆引导孩子说出恐惧,具体化其口中的“鬼怪”

莞妈见过好些有着“不同寻常”恐惧对象的孩子。他们有的怕自己影子,有的怕黑人,有的怕下水道,还有的怕自己拉的粑粑……但这些孩子在认清和了解自己害怕的对象后,无一例外地“自愈”了!

其实在孩子眼中,他们害怕的对象很抽象,超出了知识和理解范围,所以才会害怕。如果我们把他害怕的“鬼怪”形象具体化,并描述清楚,就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拥抱孩子、多陪陪孩子

你害怕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当然是希望有人能和自己站在一起,并及时送上温暖和抚慰!所以当孩子害怕时,不妨抱抱他,告诉他“没关系,我会陪着你,没什么能伤害你。” 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慰藉,赶走一切坏情绪!

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 天天要闻

◆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没想好怎么消除孩子的害怕情绪之前,最好的办法是及时转移注意力。可以带他一起做游戏或玩玩具,出去在阳光下走一走,讲一些温馨有趣的故事等。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在轻松的环境下,情绪也会得到释放。

◆让孩子远离不良信息的引导

对于孩子所能接触到的电视、电影、视频、图书绘本等内容,家长要严格把好关,远离有血腥暴力、妖魔鬼怪以及恐怖类的内容或节目。当然更不能给孩子讲恐怖故事,以免吓到孩子。

◆带孩子玩探险游戏

研究发现,冒险游戏可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潜在的危险。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不敢尝试,遇到特殊情况也无法应对困难和危险。生活中,尽量不要对孩子说“小心点”,而是多问问“你觉得安全吗?”

当孩子说“怕黑、怕鬼”,不愿独处时,其实真正畏惧的是这5件事 - 天天要闻

结语

或许,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妖魔鬼怪”期。孩子害怕时,我们最重要的是调动其思维和判断力,培养和增加他的勇气。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如何调适,学会保护自己,并克服对黑暗和鬼怪的恐惧!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我竟然这么自私 - 天天要闻

我竟然这么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里,忘记说什么话题了,我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爸爸说,这么快啊!在爸爸眼里,我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样。后来爸爸说,退休了,可以来给我做饭。我这时候才心里惊了一下样,这个想法我怎么从来没有。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