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人类总想要探索宇宙以及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小孩子也不例外。
只不过,如何给孩子讲宇宙的故事呢?从质子、原子、分子……到生命体,这样十分专业的物理知识,怎么才能让孩子弄明白呢?
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但在遇到物理专业博士卢卡·肖尔蒂诺创作的《我是一个原子》这本书之后,我仿佛找到了一扇帮孩子打开神奇物理大门的钥匙。
《我是一个原子》是一本自传,不过是一个氢原子的自传。这个氢原子名叫皮奥·辛普利乔,已经137亿7千万岁了,它亲历过去,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混乱、炙热与拥挤,到如何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恒星、行星乃至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本书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讲述,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可以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接受原本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
比如,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从氢质子到氢原子,是它抓住了一个电子之后,“补全”自己,才形成原子;氢原子后来还遇到了与它类似的原子和一些高傲的惰性气体,以及反质子和反原子这样的“敌人”。这样的讲述,既形象生动,又风趣幽默,自然符合小孩子的口味。
其次,作为一本科普书籍,本书的内容相当专业。虽然看似是故事,但实际上它讲述了宇宙的真实演变历程,其中涉及的知识也以巧妙的方式展现出来。
比如,作者在提到化学键、共用电子对、惰性气体、硅原子……也以拟人化的方式展现,尤其氦原子的高冷与懒惰,真是特别形象,而这恰巧就是惰性气体本来具有的属性。
再次,作为一本科普书籍,这本书可以很好地将孩子带到神奇的物理世界,这也算是打开物理大门的一扇钥匙。孩子读书的过程,也是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说不定这本书就是他们的启蒙书籍,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时,埋下科学启蒙的种子,说不定会促使他们走向科学研究的道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搭配了许多插图,这些稚朴童真,形象有趣,而且它们与书的内容十分贴切,也有助于孩子们理解书本内容。
总之,《我是一个原子》以一种非常适合孩子的形式,将难以讲述的宇宙演变过程讲的非常有趣,这才真是孩子们打开物理大门的钥匙。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讲宇宙大爆炸,讲那些看似生硬的物理知识,那就让孩子自己从这本书中去体验宇宙的神奇演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