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第二天就伺候人的产妇,真无法共情

2022年12月28日22:46:03 育儿 1170


剖腹产第二天就伺候人的产妇,真无法共情 - 天天要闻

最近同事都复工的七七八八了,大家都在说网上关于阳了才看清身边是人是鬼的段子,最火热的莫过于那个剖腹产的产妇,第二天自己还难受着了,就下床照顾阳了的老公。

还有一个是自己阳了,然后婆婆和老公席卷全家之后,只剩一个烂了的水果留在屋里。

说到这些,同事们都为这两个女的抱不平。

其实就剖腹产那个,我和闺蜜也讨论过,真替那个女人感到痛心疾首和怒其不争。

要知道,当时她老公只是阳了,不是缺胳膊断腿,或者快死了,怎么能让自己忍着剖腹产的剧痛去伺候一个只是阳了的而四肢健全的人呢。

真是你不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更不会把你当回事。

想想,剖腹产第二天都能下地照顾人了,还有什么是她搞不定的呢?

与其全网在责怪这个男的没担当,太矫情,不如把这个女的骂醒吧。

是你的态度和行为,间接性给了别人有机可乘之际。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被别人拿捏住,完全是自我咎由自取的。

被动陷入两难的境地,除了外部的条件、环境受限制之外,究其最大的原因,还是自身的问题。


剖腹产第二天就伺候人的产妇,真无法共情 - 天天要闻

我因为一些事情发愁焦虑的时候,朋友就曾恨铁不成钢的讲我,累坏了身体,谁会心疼呢,谁会在乎呢,除了自己的父母会伤心难过,真正在乎你为你着想的,恐怕没有几个人的。

人活着,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自己顾好,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安抚好,自己的工作做做好,自己的父母孝顺好,自己的孩子养养好,能做好这些,就已然很好了。

看新闻,听现实版的故事时,不能只图个热闹,要静下心来想一下,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往往是事情发展的起因。

有时候孰是孰非或许不那么重要,可背后的逻辑,仔细推敲起来,却是细思极恐的,应该分外让人警惕。

大难临头时,真的没有几个人可以顾上你是否平安健康的,更何况,有很多时候,还没到大难来临,身边的人早已跑得不见踪影了。

天天刷小视频,看的还不够多吗,天天听同事讲八卦,讲得还不够真实吗。

虽说人间值得,可那也得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再谈别的,万不能自己还没保护好,就开始操着东顾着西的,完全不把自己当回事,那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问题,很ok。然后更不会把你当回事,更不会伸出手来觉得你需要帮助。

有时候不要太逞强,不要太逞能,感觉弱的时候就要弱,疼的时候就要喊疼,累的时候就要叫累。

你什么都不说,别人就觉得你是神什么都能搞得定。

反而会哭的孩子才会有糖吃。

也不是说真的让你把命搭出去指望别人,只不过,也不要太把自己当成万能的谁都不指望,那样累死累活,只有自己。

剖腹产第二天就伺候人的产妇,真无法共情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妈妈的模样 - 天天要闻

妈妈的模样

妈妈,是什么模样?是清晨煮粥时鬓角的白雾还是深夜盖被时垂落的发丝是风雨里为你撑伞的背影还是镜前装扮时灿烂的脸庞过去一年妈妈的故事曾经打动你我她们的模样你还记得吗?我们用“AI”绘出了她们的模样点击图片,回顾她们的故事01“天籁”妈妈·丹正和妈妈根藏卓玛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拉乡平时以放牧为生偶...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 天天要闻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今天,祝所有的妈妈安康常伴,笑颜永驻图片由AI辅助生成“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修订的《婚姻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不少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些文体类培训班,如果孩子上课时受了伤,所在的培训机构需要担责吗?乐乐是一名11岁的花样滑冰学员,在冰场训练时她不慎摔倒受伤,造成右股骨干骨折。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由,主张免责。什么是“自甘风险”原则?哪些情形适用于这项原则?法院又会如何判定?11岁女童在培训机构学花滑摔倒受伤致右...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 天天要闻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抹着我的泪;一会儿是这只手,一会儿是那只手,反复交替,上下左右,有点儿心乱手忙,又仿佛是别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泪去堵对方的泪。”——《人间信》似乎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泪水。从一开始孩子出世时的剧痛,到后来蹒跚学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待到奔向远方时,母亲的...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莫言曾在采访中说过,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却总能在缝补衣服时哼着小曲儿,在田埂上种菜时讲着故事。这种骨子里的松弛感,让他贫瘠的童年长出了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