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最近这些年在育儿教育层面被多次提到的一个词。
不可否认“情商”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比方说高情商的人,在情感表达、共情方面的能力更强,因此人际关系处理起来一切都游刃有余,比起低情商的人来说,高情商会带来更多机遇和成功。
而低情商就会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在共情方面也有所欠缺,以至经常会闹出尴尬而错失很多机会。
正如哈佛大学生理学博士戈尔曼说的那样:
你是否能成功,智商只占了20%,而情商的比例却高达80%。
因此当今很多家长分外看重孩子的情商,而小孩的情商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了解一二。
低情商小孩很容易被看穿
这次回老家带上了二宝,结果碰到了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是在和亲戚朋友聚餐的时候。
喝酒的男同志坐了一桌,女人孩子坐一桌。
饭桌上我大姨隔壁是我表哥的小孩,辰辰,大姨心想孩子手短可能够不到菜,就体贴地问他想吃点啥。
没想到刚问完辰辰就板着脸,冲大姨发脾气:“你少管我!”。
瞬间,这热闹的饭局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在另一桌的表哥被傻儿子这句不可理喻的话气得半死,拉起傻孩子就是一顿胖揍。
说实话辰辰这样的孩子不能说不懂规矩、没有礼貌,只不过没有共情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说穿了就是情商太低。
大家可以发现,低情商的小孩经常喜欢把一些“口头禅”挂在嘴上。
低情商的孩子经常说这3句“口头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写过一本著作《情商》(称霸美国畅销榜一年半)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他把情商归为以下5个内容:
- 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
- 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
- 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 他人感情的理解能力;
- 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以上内容通过一个人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就能体现出来,因为语言的表达能最直观的看出一个人的情商高低。
而低情商孩子最爱说这3句“口头禅”:
“别管我”
情商指的不仅仅是你的人缘有多好,情绪管理也是情商之一。
一个容易暴怒、发脾气的小孩,他在自我情绪的管理上一定有问题。
就像辰辰,喜欢通过“愤怒”来表达失控的情绪,“别管我”则是情绪失控最常见的口头禅。
其实这句口头禅的背后,只不过是孩子在控制不了情绪的情况下宣泄压力的一种方法。
但通常这种方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经常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我的东西你别碰”
刚才我们说到,人际关系和理解他人都是“情商”的关键组成部分。
“愿意分享”最能体现这二个能力。
正如丹尼尔·高尔曼说的:“愿意分享”是一个孩子高情商的表现,也是孩子形成社会人格的重要因素。
若一个小孩处处以自己为中心,把一切都占为己有,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失去人际关系的孩子将很难幸福。
而“愿意分享”的孩子,不仅能获得别人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获得内心的幸福和温暖。
马克·吐温说过:
悲伤,你可以自行料理。如果想充分体会欢乐的滋味,就必须要有人去分享。
“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
以前有部电视剧,有个男生是个目空一切的孩子。
因为家境很好、成绩优异,什么人他都不看在眼里,差生更是进不了他的社交圈。
而当女主角出现并击败他之后,他只会质疑对方“作弊”,仍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敢面对自己的弱点,那肯定也不敢面对失败,最后只能陷入一败再败的窘境中。
用良好的心态正视失败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起码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他们能积极地面对生活。
怎样让孩子提高情商呢?
第一,不能宠溺孩子。
娇生惯养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到他人的悲欢,自然也就无法感同身受,那也就谈不上尊重和顾及他人感受了。
所以对父母来说,提高小孩情商的基础是必须避免宠溺的行为。
只有当孩子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不同的情绪,才能做出改正和转变。
第二,孩子直面自己的情绪。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他一定会从千万种情绪表达方法中,选中最差的那种。
因此,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怎么发泄自己的情绪。
比方说孩子郁闷时,咱们可以和孩子做一次亲子交流,或者去公园畅快地奔跑玩耍,再索性让孩子大哭一场来宣泄情绪。
当孩子发泄完后咱们再教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该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样一来,就教会了孩子换位思考,最大程度上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同时这也是在提高孩子的情商。
我们总说:智商是起点也是一个人的上限,而情商则决定了一个人的终点。
那么,对于孩子的情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分享,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