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2022年09月26日12:54:28 育儿 1169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国人也在不同程度地学习外国文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正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还特意取英文名,本意是想让孩子更特别一点,但是没想到中国孩子的英文名却是自以为的时尚。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随机借用名字

什么叫随机借用名字?就像是英语书中的常见人物,“Bob”、“Lily”、“Tom”等,我们在英语教材中经常能够看到,而且是比较普遍的英文名。

而有些同学可能是为了方便,就会随机借用这样的英文名,但实际上已经烂大街,在外国人眼里,这些名字就像是中国名字中的“翠花”“狗蛋”一样土。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名词代替名字,是你以为的时尚

中国学生在取英文名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在乎什么名词、动词,就像是中文的“玉”字,如果是在中文名字中,寓意是比较好的,也无伤大雅。

但是在国外的名字中,也会对名词进行详细的区分,名词就是名词,和名字不同,名词是不可以代替名字的。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迈克尔杰克逊重名,感觉很炫酷

有些同学在给自己取英文名的时候,也会比较倾向于和名人同名,就像是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而在外国人取名字的时候,姓氏代表的是一个家族,并不是自己想叫什么就能叫什么,而且和名人重名,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禁忌。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倾向取英文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取英文名成为一种趋势,那么能够导致这样的现象,原因也有很多。

一方面,很多中国人为了追赶时髦,觉得取英文名自己会很酷,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见多识广,比较容易接受流行文化,所以就会将英文名看作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也是随大流导致的,很多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有英文名,那么自己也会跟着取,否则就像是追不上潮流一样。

不过有些同学之所以会给自己取英文名,也是因为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想要在工作中更加方便,尤其是在一些外企工作时,有很多机会和外国人沟通,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外国名,也会更容易融入一些。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取英文名实际上也是有讲究的

很多人在取英文名的过程中,都会遵循发音的标准,觉得发音好听,意思差不多也就叫这个了,但实际上取英文名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同学们的姓氏是不能改的,而且在取名字的时候,英文名的发音要与中文名的发音相近,而不是想取什么就取什么。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其次,在取英文名的时候,也要注意性别问题,因为英文名和中文名一样,也有男性专用名和女性专用名之分,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最后取出来的名字是比较尴尬的。

而且在取英文名的同时,要保证名字开头的字母和中文名拼音的开头字母相同,这样即便是后期名字的缩写中也不会出现错误,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取英文名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学好英语

其实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对于英语的态度应该转变,因为一直以来,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存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但也一直都在备受争议。

很多同学和家长认为,中国学生就不应该学习英语,因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即便是毕业后,也未必能够从事英语有关的行业,所以更加确定了学习英语没有必要。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英语基础学科的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至少现在不可能,那么同学们取英文名是小事,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学好英语知识。

英语的学习和语文学习不同,相对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学习方法上也需要进行调整,所以同学们应该做到的是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英语的学习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社会竞争优势,同时也能够为自己日后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正是因为现在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同学们只有提升自己,才能发展得更好。

写在最后:

中国学生取中文名其实没有人反对,但是在取英文名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不要盲目地拟定,毕竟取名不是一件小事,还需要对自己负责,不要闹出笑话。

取英文名的“误区”,本以为很时尚,但在外国人眼里却是“翠花” - 天天要闻

今日话题:你有没有给自己取过英文名?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用温暖打破沉默 走进“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闻

用温暖打破沉默 走进“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们常常遗憾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触摸他们的灵魂。4月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记者走进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镜头和文字记录....
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 - 天天要闻

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视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32岁……这些“年轻”的数字背后是守护平安的见证而今我们又“见”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脸庞你踏荆棘而去我们沐光前行每一个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续陈建军(1962.08.01—1987.12.15)“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生前系文山州砚山县缉毒队民警先后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儿园春日艺术节,师生用AI破解自然密码 - 天天要闻

幼儿园春日艺术节,师生用AI破解自然密码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实习生 邵格通讯员 刘欢 王晶“快看!琥珀里冻住了一只彩虹甲虫!”4月3日上午,武汉市青山区第一幼儿园的操场上,5岁的冯楚晴举着找到的“昆虫琥珀”冲向展台,手里的“蜻蜓”在阳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这场将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艺术节,除了插花签到、盲盒花花卡等惊喜外,更增设了“琥珀寻宝”闯关任务...
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闻

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就有人到处宣扬“父母无恩论”,说父母生下孩子是应该的,不应该感恩,说父母养大孩子也是应该的,不应该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干什么都是应该的,父母对孩子有责任有义务,而孩子对父母不仅没有任何的责任和义务,还不用感恩,这种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闻

此物最相思

编者的话又到一年清明时。在孩子们心中,长辈那斑白的头发和慈祥的笑容,是儿时最温暖的记忆。珍藏着温馨回忆的光盘、储存着爱的信息的手机,都是长辈与孙辈之间爱的连接。爷爷的光盘一七一中学初三(6)班 刘予馨“咱们家的旧东西也该收拾了!”妈妈不经意
她力量|梅耶·马斯克:人生由我,才开始 - 天天要闻

她力量|梅耶·马斯克:人生由我,才开始

“Hi,我是梅啦子,一个努力奋斗的85后二孩职场妈妈,鸡自己又顺带鸡娃,100%真实,100%原创,愿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为一个二孩职场妈妈,我最近看了梅耶·马斯克的这本《人生由我》,结合之前看的《埃隆·马斯克传》,我真正是学
清明节扫墓,如何回答孩子的“灵魂提问”?这些话术很温暖 - 天天要闻

清明节扫墓,如何回答孩子的“灵魂提问”?这些话术很温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时刻,也是传承文化的契机。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纸寄托怀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时,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时机。让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