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骑自行车也要有规矩

2022年07月14日04:42:22 育儿 1327

一个时期以来,每天下午放学后,特别是疫情期间,下午三点以后,小区就是孩子的天堂,孩子的主要活动项目是骑自行车,孩子年龄不同,所骑的自行车也是千奇百怪,速度理更是各不相同,成了小区里的一道风景线。

在小区骑自行车也要有规矩 - 天天要闻


从这个“骑行大军”中更能体会到小区的生机与活力,看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多是小学生,都是十岁上下的孩子,每每看到他们骑自行车,在比速度、在玩技巧,有的还能玩高难度动作,真的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美好的童年,有这么好的条件。

为了孩子高兴,有的家长也紧跟其后做好保障工作,有的帮助拎衣服,有的帮着拎水,还有的带着水果、牛奶之类的,孩子渴了饿了可以喝一口、吃一口,他们真的太幸福了。粗略统计了一下,每个人住的这个小区,高峰时能有20多辆自行车,在小区里来回骑行。

孩子在小区里骑自行车,单纯地就是玩,也是安全的需要吧,毕竟到外面去骑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而小区里相对清静,地面上没有机动车辆,是比较安全的。这种环境对孩子来说特别合适,特别容易放松自我,有利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一定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放飞自我是好事,骑自行车也是自由,没人干涉,小区也不会干预,但不等于一点约束没有,一点规矩没有,不是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比如,有的孩子骑起来之后,速度特别快遇人时不会减速,还有的遇行人不会礼让,破坏草坪之类的事情就更多了。

要知道小区是大家的公共场所,老人、儿童相对也不少,这部分人有的行走不便,有的活动随意,就像有些儿童出来就撒欢儿,虽有大人跟着,有的是跟不上的,此时如果自行车也不守规矩不会限行,就很容易出现撞人现象,实践证明自行车撞老人、撞儿童的现象都发生过,包括撞成年人的现象也有。有的行人走着走着,不知道时从后面突然穿出来一辆自行车,把手拎的东西撞掉撞碎的,把人撞倒的现象都有。

孩子是天真的,玩起来怎么“嗨”怎么玩,作为家长对其不能放任自流,最基本的要搞好教育,比如转弯时要慢行,比如遇人时特别是遇到老人和儿童时要慢行,比如有行人挡道时要打招呼不能随意穿出来,特别是不能并排骑行,必须让出人行道等。当孩子真正撞倒行人时,家长要出面,不能装不知道,全推给孩子,以为大家都不会对孩子怎么样等。

在小区骑自行车也要有规矩 - 天天要闻


小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同维护。骑自行车虽是健康运动,但也要守好规矩,别人为出现不好的现象,影响到小区的和谐就不合适了,也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留下不好的阴影。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 天天要闻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浙江又发现黑熊踪迹了!而且,这次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刘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深坑口管理站站长。上周,他在梳理红外相机的拍摄影像时,发现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视频,视频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觅食,甚至还拍到了两只小熊在竹林间撒泼打滚。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现身。微博上,近年来在开化、常...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高三那点事儿,做过父母的都懂。辞职、租房、陪读,咱们中国爸妈特别是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豁得出去。别说小出租屋蜗居一年,天塌下来都认。有谁不是想着:“我再坚持坚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学校!”但是时代变了,眼下陪读早把家变成了“全职保姆加心理咨询室
原本,这就是人生!(读到心酸) - 天天要闻

原本,这就是人生!(读到心酸)

原来,你会经历必须经历,你会走过必须走过的,你会失去不可避免的,你会承受难以承受的,你会撑住不能撑住的,你会肩负必须肩负的一切,这就是人生。
一个人(深度好文) - 天天要闻

一个人(深度好文)

自诞生至终结,无人能全程相伴。父母会老去,留下我们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朋友会散落在天涯,各自追寻梦想;爱人或许也会在某个转角离去,留下我们独自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孤独,并非我们主动选择,而是生命赋予的必然课题。周国平曾言:“孤独是人的宿命。”学会与孤独共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