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小班主题教案《红红的小东西》

2022年07月05日09:59:06 育儿 1472

设计意图:

  近期我们班针对幼儿展开了图形变变变的主题活动,我发现小班幼儿对图形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希望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感受故事趣味性的同时了解圆形的特征:可以滚动,发现日常生活中红色的东西以及圆形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背景图、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屈老师小班主题教案《红红的小东西》 - 天天要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红红的小东西,师: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幼儿猜测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好多红红的、圆圆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究竟是什么吧!

  二、欣赏故事。

  1. 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 提问:

  (1)这个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呀?

  (2)一路上它遇到了谁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3)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4)它说了些什么?(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对话。)

  三、理解故事情节。

  1.根据出示的图片带领幼儿一起讲述故事。[.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

  四、经验分享

  引导幼儿练习讲述故事,教师总结:这个小东西真有趣呀!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闹了不少笑话:小老鼠以为它是一颗红樱桃,它自己又想做小白兔的第三只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小红灯笼,后来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小猫衣服上掉下的一颗纽扣。

  五、师: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能不能遇到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吧!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经过第一轮研讨,我决定将故事分段讲述,到“经过小熊家”,先让幼儿回忆故事种出现了谁,学习小动物的对话,这时候让幼儿猜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到底会是谁?让幼儿回忆、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小东西。最后出示小猫,揭晓谜底。在第二轮教研活动中,有了之前的指导和提升,孩子们果然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无效性的问题要少问,有效的引导。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对于语言活动的开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 天天要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飞自我的欢乐时光,却也暗藏牙齿“惊魂”风险!游乐场追逐、球类碰撞、摔个跟头……瞬间可能上演“飞牙惊魂”,更别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滚哭闹!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提供的这份“暑期护牙救命指南”请收好!惊魂时刻!牙齿遇袭怎么办?暑假=放飞季?小心牙齿上演“惊魂记”!孩子的牙齿...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 天天要闻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7岁男孩阳阳因长期打鼾未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90%气道,最终发展为极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帅君教授近日接诊的案例引发关注。专家提醒,我国12.5%的儿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碍(OSA),长期口呼吸不仅会导致“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会影响身高、智力发育。暑假来临,3-6岁儿童...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 天天要闻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浙江又发现黑熊踪迹了!而且,这次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刘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深坑口管理站站长。上周,他在梳理红外相机的拍摄影像时,发现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视频,视频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觅食,甚至还拍到了两只小熊在竹林间撒泼打滚。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现身。微博上,近年来在开化、常...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高三那点事儿,做过父母的都懂。辞职、租房、陪读,咱们中国爸妈特别是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豁得出去。别说小出租屋蜗居一年,天塌下来都认。有谁不是想着:“我再坚持坚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学校!”但是时代变了,眼下陪读早把家变成了“全职保姆加心理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