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2022年06月26日23:07:10 育儿 1227

头一次我是因为看到内封页的一句话决定买下一本书。

致中国小读者:

现代艺术很难吗?不。虽然大人们常常觉得很难,但你们不一定觉得是。在这本书的轻松讲解下,你们一定可以超越只擅长语数外的大人们!

塞吉布罗什 Serge Bloch

的确,身为大人我并不能很好地回答什么是现代艺术。硬要说,就是那些抽象的、看不懂的、谈不上好看的艺术吧!这么回答又显得自己很落伍,有一种不懂艺术的羞耻感。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好吧,借此机会,我也看看这本由《出版商周刊》《纽约时报书评》和《华尔街日报》强力推荐的《现代艺术是什么?》,提高一下自己对于“现代艺术”的欣赏水平。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关于艺术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总的来说是包含技艺、手艺、审美的一种活动。艺术的划分也多种多样,并日趋复杂。

1.以存在方式划分,可以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

2.以感知方式划分,则可以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


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创造方式展示的方式材料和技法等不同标准来划分。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现代艺术”(Modern Art)是以时间范围为标准的划分方法,大体上指的是1850-1950年期间创作的艺术。而1960年以后出现的艺术被称为“当代艺术”。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相对于古典艺术,现代艺术打破了对规范的遵循;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现代艺术善于引入生活中的一切元素,甚至让人们难以分清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准则。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面对一件现代艺术作品,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关于“艺术到底是什么?”的哲学思考。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现代艺术的殿堂,收藏了超过10万件现代艺术品。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其中有喜欢用不同材料制作沉睡头颅的布朗库西的“沉睡的缪斯”;还有不爱解释的巴斯奎特创作的“奴隶拍卖”;既有看上去像一堆泡泡却起名为“猪的旋转木马”的罗伯特·德劳内的油画,也有克莱因般让身体涂满颜料的女人在画布上扭动作画的“ANT76”。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说实话,这其中的某些作品我试图理解,却还是无法欣赏其中“艺术”的美。或许这也客观证实了我艺术细胞贫乏的事实。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不过抛开这些,这本关于现代艺术史的书确实令我大开眼界,见识到了著名现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也如聆听导游讲解般通过文字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体现。

尤其喜欢书末汇总的《时间线》,把艺术发展与时事联系在一起,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大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可以让小读者轻松超越父母的一本艺术书 - 天天要闻

或许我也可以试着来一个“仿现代艺术”的创作,比如:拿用过的圆珠笔笔芯做一幅图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 天天要闻

暑假孩子撒欢,牙齿“报警”怎么办?收好这份专业“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飞自我的欢乐时光,却也暗藏牙齿“惊魂”风险!游乐场追逐、球类碰撞、摔个跟头……瞬间可能上演“飞牙惊魂”,更别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滚哭闹!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提供的这份“暑期护牙救命指南”请收好!惊魂时刻!牙齿遇袭怎么办?暑假=放飞季?小心牙齿上演“惊魂记”!孩子的牙齿...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 天天要闻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毁容”风险!暑期成干预黄金期

“7岁男孩阳阳因长期打鼾未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90%气道,最终发展为极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帅君教授近日接诊的案例引发关注。专家提醒,我国12.5%的儿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碍(OSA),长期口呼吸不仅会导致“腺样体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会影响身高、智力发育。暑假来临,3-6岁儿童...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 天天要闻

浙江发现黑熊踪迹,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偷吃蜂蜜,还搭了张“席梦思”床

浙江又发现黑熊踪迹了!而且,这次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俩熊孩子!刘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深坑口管理站站长。上周,他在梳理红外相机的拍摄影像时,发现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视频,视频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觅食,甚至还拍到了两只小熊在竹林间撒泼打滚。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现身。微博上,近年来在开化、常...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 天天要闻

俗话说得好,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儿子大了,妈也得学会放手

高三那点事儿,做过父母的都懂。辞职、租房、陪读,咱们中国爸妈特别是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豁得出去。别说小出租屋蜗居一年,天塌下来都认。有谁不是想着:“我再坚持坚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学校!”但是时代变了,眼下陪读早把家变成了“全职保姆加心理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