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机?抖抖?4岁男孩说话“大舌头”!医生:尽早干预

2021年10月08日20:35:17 育儿 1303

家中宝宝在牙牙学语阶段

若是把哥哥叫成“的的”

把裤子说成“兔子”

大家会觉得宝宝的发音真可爱

可到了上学时

这种发音仍未纠正过来

家长们的烦恼就来了

灰机?抖抖?4岁男孩说话“大舌头”!医生:尽早干预 - 天天要闻

4岁男孩说话“大舌头”

影响同学间交流

今年4岁的橙橙(化名)刚上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相比,橙橙更为懂事乖巧,上课认真听讲,吃饭专心,能安静入睡,这些表现让妈妈非常放心。不过,橙橙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讲话有些“大舌头”,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导致老师与同学常常听不懂他的话。

“飞机,他总是说成‘灰机’;狗狗,总是说成‘抖抖’;还把梨叫成‘姨’。我们家里人是都能听懂的,但对其他人来说确实有难度。”孩子上小班前,妈妈也意识到了发音问题,抓住机会就会纠正橙橙的发音,只是效果甚微。无奈之下,她带着橙橙前往区妇保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就诊。

经儿保科科长孙涌的问诊检查和测评师的评估,橙橙被诊断为构音障碍。

孙涌介绍,发音不准、吐字不清、鼻音过重、平翘舌音不分等都是常见的构音障碍表现特征。构音障碍可分为——

器质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形态异常导致功能异常,如唇腭裂、舌系带短

运动性构音障碍: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如脑瘫引起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指孩子构音器官正常,语言发育水平在4岁以上,只是某些发音比较容易“歪曲”,错误构音呈固定状态。

橙橙属于最后一种,也是构音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

经过1个月专业语音训练,橙橙的发音问题基本被纠正过来。

对存在构音障碍的孩子

一定要尽早干预

“从目前来看,存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孩子很多是因为口腔运动功能不完善,这与现在孩子们饮食过于精细有关。”在门诊坐诊时,孙涌时常遇到1周岁的孩子还未添加辅食或是两三岁还在进食流质食物的情况。“构音行为的产生有赖于构音器官结构的完整和口腔运动功能的完善,口腔运动功能与儿童饮食方式、食物质地有关,口腔运动功能的完善需要不同质地食物的刺激和锻炼。充分咀嚼食物不仅可以增强口腔肌肉力量,而且在搅拌食物的过程中,其灵活度、肌力等都可以得到良好的锻炼。”

根据孩子语言发展规律,2—3岁应掌握m、b、d、h等声母,3岁应掌握p、t、k、g、n等声母,3—4岁应掌握f、j、q、x等声母,4—5岁应掌握l、s、r、z等声母,6岁应掌握c、zh、ch、sh等声母。若孩子不能及时掌握这些声母发音,家长排除了器质性与运动性构音障碍,可在家做一些口腔运动功能锻炼,训练孩子舌、唇、下颌、软腭等灵活度。比如,用棒棒糖在孩子嘴唇周围转动,引导孩子用舌头上下左右摆动;用吹气球或吹水泡的方式锻炼孩子下颌肌肉的运用以及锻炼对气息的控制。

同时,医生建议多与孩子做语言交流,不要用动作去替代语言。“有些家长是这样的,孩子一指东西,就直接拿给他们了,全程没有交流。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一定要多多与他们说话,用较慢的语速反复说,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即使孩子读错了,也要避免过度批评与指责,要多鼓励与表扬,用正向引导的方式强化正确读音。

若4岁后孩子仍口齿不清,则有构音异常的可能,应该尽早接受语言相关评估,甚至需要治疗。语言治疗师会根据孩子的错音方式训练,包括口唇控制、舌尖舌根控制、气流控制等,通过训练后多数能完全恢复正常。孙涌提醒家长,不要总以为发音随着年龄增长会改善,反而错过最佳纠正期,那时再改难度更大。

来源:富阳日报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钱最爱这3种人,因它有灵性 - 天天要闻

钱最爱这3种人,因它有灵性

在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点人尽皆知;钱,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无人不爱钱!有了钱,父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更有底气;有了钱,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也能没有后顾之忧。
《缱绻成烟,藏于模糊记忆间》 - 天天要闻

《缱绻成烟,藏于模糊记忆间》

流年似箭,弹指间,岁月的车轮已匆匆驶过。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现的人,那些刻骨铭心的事,都在时光的打磨下,于记忆里渐渐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驳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