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气话11岁男孩真出门捡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难但值得

2021年09月15日19:03:02 育儿 1167

问大家个问题:在您心中,孩子的脑回路会怎样的神奇?

我想,当了父母的我们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以A思维和孩子说话时,孩子接受到的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B思维。

这种不对称,用“对牛弹琴”、“鸡同鸭讲”来形容并不为过。

妈妈说气话11岁男孩真出门捡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难但值得 - 天天要闻

这不,最近在江苏苏州,有位姓赵的女士就碰到了这种情况。

赵女士的儿子今年11岁,前几天在辅导功课孩子功课时,由于实在忍不住,便生气地说了句:不好好读书以后只能捡垃圾。

本来以为说了就过去了,但没想到这孩子还真实诚,真的就背着父母偷偷跑到了小区附近捡垃圾,而发现儿子不见了的赵女士一家慌了神,遍寻不着后便报了警。

妈妈说气话11岁男孩真出门捡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难但值得 - 天天要闻

好在,尽职的警察调取了周边的监控,很快就找到了孩子。孩子的解释让人惊着了:想出去体验一下捡垃圾,感到很辛苦。

网上有句话这样说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不得不说,这真是太形象了。

其实,在我看来,辅导写作业被气得头顶冒烟真是太正常了,在父母眼里,每个孩子都很优秀,但优秀不代表就都是天才,而且,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抱着“没有学不会只有教不好”的信念,去寻求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

妈妈说气话11岁男孩真出门捡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难但值得 - 天天要闻

静下心来想想,或许,有时候鸡飞狗跳才是大多数人家的常态,或许更是一种人间烟火气吧。

很多时候,父母真正能处乱不惊面对这混乱的场面,还真需要有很强的定力。

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记得之前网上就有德云社岳云鹏发文,说女儿9+7算了了5分钟楞没算出来,手脚并用,磨蹭半天还掰指头,实在让当爹的岳云鹏快要崩溃。

除了他,刘德华刘涛程莉莎也都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而心态崩塌的经历。

妈妈说气话11岁男孩真出门捡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难但值得 - 天天要闻

谈谈我的两点感受。

一,孩子的想法也没有多大问题。

体验下捡垃圾的辛苦,才知道认真学习的重要性。想想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父母就曾因为我们太调皮而带到地里帮着干活。顶着烈日汗如雨下,便会明白学习其实并没有那么辛苦,这种发自内心的触动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我之前就认识邻居家一个小男孩,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觉得上学太苦没意思,总不想上学,后来他妈妈利用暑假,让他去亲戚家的工厂大了一个月的工。结果回来后说还是上学好。最后像换了个人似的,最终考上了上海的某市重点高中。

妈妈说气话11岁男孩真出门捡垃圾:找到好的教育方式,很难但值得 - 天天要闻

二,赵女士的语言方式有些不妥。

抛开孩子离家可能产生的危险,还会让孩子在心底产生某种职业歧视。

在这个多元的社会,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捡垃圾同样是一种职业,也是凭自己的努力生活,不偷不抢,没什么可看不起的,同样值得尊重。

所以,还是希望每位父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虽然会很难,但终究值得。

您对此事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妈妈的模样 - 天天要闻

妈妈的模样

妈妈,是什么模样?是清晨煮粥时鬓角的白雾还是深夜盖被时垂落的发丝是风雨里为你撑伞的背影还是镜前装扮时灿烂的脸庞过去一年妈妈的故事曾经打动你我她们的模样你还记得吗?我们用“AI”绘出了她们的模样点击图片,回顾她们的故事01“天籁”妈妈·丹正和妈妈根藏卓玛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拉乡平时以放牧为生偶...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 天天要闻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今天,祝所有的妈妈安康常伴,笑颜永驻图片由AI辅助生成“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修订的《婚姻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不少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些文体类培训班,如果孩子上课时受了伤,所在的培训机构需要担责吗?乐乐是一名11岁的花样滑冰学员,在冰场训练时她不慎摔倒受伤,造成右股骨干骨折。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由,主张免责。什么是“自甘风险”原则?哪些情形适用于这项原则?法院又会如何判定?11岁女童在培训机构学花滑摔倒受伤致右...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 天天要闻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抹着我的泪;一会儿是这只手,一会儿是那只手,反复交替,上下左右,有点儿心乱手忙,又仿佛是别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泪去堵对方的泪。”——《人间信》似乎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泪水。从一开始孩子出世时的剧痛,到后来蹒跚学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待到奔向远方时,母亲的...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一个母亲最大的贡献,是自己的松弛感

莫言曾在采访中说过,母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却总能在缝补衣服时哼着小曲儿,在田埂上种菜时讲着故事。这种骨子里的松弛感,让他贫瘠的童年长出了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