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07月07日
3855
科學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07月07日
1950
科學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布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07月07日
1220
科學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句農諺道出了小暑節氣的典型氣候特徵。2025年7月7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民間有「不怕小暑一天晴,就怕小暑一天陰」的說法,為何天陰更令人擔憂?這背後暗藏哪些氣象規律與農耕智慧?天陰有啥預兆,看看有道理嗎?
07月06日
1279
科學
在瑞士與法國邊境地下百米深處的環形隧道里,一場堪稱現代物理學最高風險的搜尋行動正在進行。
07月06日
1348
科學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著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著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07月06日
5705
科學
導言:明日小暑,如果這天出現晴天高溫,好不好?有啥說法?看農諺咋說。時間流逝得真快!
07月06日
1801
科學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07月06日
1974
科學
氣候已經不可逆轉了?簡直熱到離譜了,亞洲不算最熱的,最高溫也就是在40度左右徘徊較多,然而歐洲的熱那簡直不敢想像,居然出現了超過46度以上的高溫,大家對比一下,誰熱?當然,這也不是說40度左右就不熱了,這是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的局面,地表溫度
07月06日
1126
科學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07月07日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