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安史之亂(755—763年)後,唐朝國力大損,西北邊防空虛,吐蕃趁機大舉東侵,最終於763年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李豫倉皇出逃。這一事件不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轉折,也暴露了唐廷內政與軍事的深層危機。
05月24日
1769
歷史
約翰的兩個外甥女Lindsey和Jean,與梁秀金的女兒黃婉瓊緊緊相擁。 記者 陳嘉新 攝 Lindsey(中)、Jean(左二)和方勵(右二)與本報記者合影。 記者 陳嘉新 攝 ....
05月24日
2805
歷史
1850年1月3日(農曆一八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64歲的「虎門銷煙」民族英雄林則徐專門繞道長沙,在湘江舟上與神交已久但素不相識的左宗棠見面,雖然初次見面,兩個人一見如故,徹夜長談,相談甚歡,史稱「湘江夜話」。
05月24日
1908
歷史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762-779年),是安史之亂後力挽狂瀾的守成之主,卻終其一生深陷內憂外患的泥淖,其統治時期堪稱大唐由盛轉衰的縮影。一、李豫之死:積勞成疾的悲劇終局 李豫的去世與長期高壓統治密切相
05月24日
1558
歷史
話音未落,兩聲槍響撕裂寂靜——25歲的紅軍參謀長王爾琢仰面倒下時,濃密的鬍鬚上沾滿血跡,手中還攥著勸降用的《共產黨宣言》。
05月25日
1062
歷史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24日 本庄繁命令第14師團,迅速開始呼海鐵路方面的作戰,掃蕩敵人,並派遣一部到中東...
05月24日
7939
歷史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05月25日
1218
歷史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皇帝這個詞總是帶著幾分神秘和威嚴。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400多位皇帝在這片土地上輪番登場。
05月24日
1973
歷史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
05月25日
1987
歷史
春秋風雲變幻,各國爭霸如同一部加長版的宮斗劇。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靠"挨打"上位的霸主——晉文公重耳的逆風翻盤大戲。他用一招"退避三舍",把楚國打得懷疑人生,成功登頂中原霸主的寶座。退避三舍:這不是逃跑,而是教科書級的心理戰!
05月24日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