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和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訪問香港。其中,7月5日至6日,山東艦在西面2號錨地面向香港市民開放,派票2000張;湛江艦、運城艦在昂船洲軍港開放,派票8000張。每次放票幾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門票均已約滿,這...
07月04日
4802
軍事
據俄羅斯媒體3日報道,已被證實陣亡的俄海軍副總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事發時所在指揮部遭到敵方導彈攻擊。俄《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報道說,位於庫爾斯克州邊境城鎮科列涅沃的俄海軍陸戰隊某戰地指揮部遭到至少4枚敵方導彈攻擊,古德科夫當時正在指揮崗位
07月04日
1496
軍事
如果中美開戰,那麼這場戰爭能持續多久呢?美國給出的答案是一個月。在2024年7月的時候,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達114頁的報告,報告中顯示美國的戰爭潛力不足以支撐美國和中國這樣強大的對手展開大規模戰爭。
07月04日
1721
軍事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前言中國九三閱兵,最近可是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光集中在中國將向世界如何展現力量,更集中在邀請名單上。普京作為首個回應的外國高層並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李在明也被中方多番
07月04日
1700
軍事
2022年對中國來說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在多個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從航空到航天,從深海能源到尖端製造,成果一個接一個,讓人不得不感嘆中國科技的實力。這些突破不是紙面上的數字,而是實打實的技術進步,直接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方
07月03日
1013
軍事
法新社鏡頭下暗色系的拍攝風格,本想塑造「壓迫感」,卻意外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中國海軍實力。 不得不承認,法新社在新聞拍攝領域頗具專業水準,總能拍出大片質感。這次拍攝所運用的濾鏡賦予畫面金屬質感,那種壓迫感十足的畫面風格令人眼前一亮。
07月04日
1101
軍事
最新的「野牛」氣墊船的編號為3260和3261號,這意味著中國對從烏克蘭引進的」野牛」氣墊船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解放軍海軍目前有6艘「野牛」氣墊船,包括原裝引進2艘(3325和3326)、授權製造2艘(3327和3328),國產化自造2艘(3260和3261)。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徹底「吃透」了「野牛」級氣墊船的相關技術,並且進行了一定...
07月03日
5383
軍事
近年來,中俄合作不斷深化,合作領域也在不斷拓寬。近日,俄方就在一個重要基建項目上,指名道姓要求中方來做,但是這次和俄方合作,中方必須得多留個心眼。 事情是這樣的,日前烏克蘭對外情報局就透露....
07月04日
7778
軍事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開場那天,西北的戈壁灘上風颳得人睜不開眼,地面溫度燙得鞋底發軟,天上是刺眼的太陽,地上是一枚沉默的導彈。那是咱們國家第一枚自主搞出來的中近程導彈,大傢伙兒都盯著它,眼裡全是期待。
07月03日
1442
軍事
燈滅了、手機黑了、地鐵停了,整座城市突然陷入死寂——但街道上的人群卻毫髮無傷。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央視剛剛曝光的新型導電纖維彈的真實威力!一枚490公斤的導彈升空,90枚子彈藥在目標上空炸開,漫天飄落的不是彈片,而是比頭髮絲細百倍的碳纖維絲
07月04日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