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安史之亂(755—763年)後,唐朝國力大損,西北邊防空虛,吐蕃趁機大舉東侵,最終於763年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李豫倉皇出逃。這一事件不僅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轉折,也暴露了唐廷內政與軍事的深層危機。
05月24日
1769
歷史
試想一個場景:一個身披華麗王袍,笑容可掬地發表關於「文明與進步」演講的歐洲君主,竟在一場冷冰冰的國際會議上,將遙遠非洲的一個國家據為私人領地,並親手導演了一場超過1500萬人的死亡慘劇。這聽起來像是荒誕不經的傳說,但它卻真實發生過。
05月24日
1159
歷史
公糧、稅款的煩心事還沒有個頭緒,王廷玉又送回了一封加急密信,讓吳文禎、衛大樓的憤怒之火,又燃燒起來。
05月24日
1565
歷史
在安史之亂這場決定唐朝命運的內戰中,回紇(後稱回鶻)的介入如同一把雙刃劍——其精銳騎兵為唐廷提供了關鍵戰力,但每一次「救援」背後都暗含高昂代價。 從洛陽城的劫掠到「絹馬貿易」的壓榨,回紇的參與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虛弱,也埋下了中晚唐財政崩潰的
05月24日
1821
歷史
在安徽蕪湖市南陵縣有個家發鎮,是以志願軍特等功臣李家發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發在朝鮮戰場上英勇犧牲時,年僅19歲。如今,70多年過去了,李家發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進李家發烈士曾經所在的部隊,在哥哥的營房裡,與記憶中那個保家衛國的身影,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前段時間,總台記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05月24日
5753
歷史
前言一個從不拋頭露面的男人,卻讓曹操言聽計從十年之久。他不像郭嘉那樣才華橫溢,也不像荀彧那樣聲名顯赫,甚至連《三國演義》都沒給他幾個鏡頭。可就是這樣一個"透明人",竟然成了曹操心中僅次於荀彧的二號謀士!更令人意外的是,曹操平定北方的關鍵戰役
05月24日
1772
歷史
1984 年 2 月 26 日晚 7 時 25 分,央視中斷國際新聞播報,臨時插播中央肯定步鑫生改革精神的畫面。1979 年,當步鑫生接過海鹽襯衫總廠副廠長職務時,面對的是固定資產 2 萬元、年利潤僅 5000 元的爛攤子。
05月24日
1130
歷史
前言:1907年,一位名叫 西德尼·甘博 的美國社會學家,代表哈佛大學前往中國進行社會調查。他用了近半年時間月在冀、魯、豫、陝、晉等省考察文物古迹,並拍攝了大批照片,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05月24日
1411
歷史
老兵抗戰經歷1930年左智超出生於江蘇興化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那年家裡靠種地糊口,他排行老二,從小就跟著父母下地幹活。1942年,家裡土地被汪偽政府搶走,父親病倒,祖父母沒錢治病相繼去世,養家重擔全壓在了母親身上。13歲的左智超帶著妹妹,看著
05月23日
1254
歷史
在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糲質感的建築依山而建,這便是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建館至今,這裡已累計接待645萬人次參觀,已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 記者:楊青、姜兆臣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05月24日
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