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訂單佔全球一半,利潤卻倒數第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2024年01月03日16:26:07 國際 35159
中國造船訂單佔全球一半,利潤卻倒數第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中國造船訂單佔全球一半,利潤卻倒數第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8:08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外交部:敦促美方充分認清涉藏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美方充分認清涉藏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7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香港TVB記者提問,7月5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美國務院網站和個人社交媒體發表聲明,祝賀十四世達賴90歲生日,並發表有關現狀的評論。請問中方有何評論?毛寧資料圖。圖源:外交部網站毛寧表示,西藏事務純
美媒:美財長稱未來數周擬與中方會談,推動中美貿易等議題磋商 - 天天要聞

美媒:美財長稱未來數周擬與中方會談,推動中美貿易等議題磋商

【環球網報道】據美國彭博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地時間7日表示,他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與中方官員會面,以推動中美在貿易及其他議題上的磋商。 當地時間7日,貝森特接受CNBC採訪。圖為美媒採訪視頻截圖「我將在接下來幾周某個時候與我的中國同行會面。」貝森特當天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
特朗普稱希望伊朗人別再說「美國去死」,伊朗總統:「美國去死」不是指美國人去死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希望伊朗人別再說「美國去死」,伊朗總統:「美國去死」不是指美國人去死

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宴請以色列總理時稱,希望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徹底結束,並稱希望在適當的時機能取消對伊朗制裁,看到伊朗重建,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喊著「打倒美國」「打倒以色列」。對於「美國人害怕伊朗」的說法,伊朗總統在當天播出的採訪中予以駁斥。他表示「美國去死」不意味著讓美國民眾乃至美國官員去...
盧拉反駁特朗普:我們不需要一個皇帝 - 天天要聞

盧拉反駁特朗普:我們不需要一個皇帝

據新華國際消息,巴西總統盧拉7日在里約熱內盧就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金磚國家發出關稅威脅回應說,這一做法「錯誤且不負責任」。盧拉表示,當今世界已不同往日,「我們不需要一個皇帝」。當地時間7月7日,盧拉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後的記者會上講話。
全國首創「一次性過軌」集港新模式!國產鐵路車廂從煙台港直達非洲 - 天天要聞

全國首創「一次性過軌」集港新模式!國產鐵路車廂從煙台港直達非洲

近期,由中車長江集團操作的60台敞車車廂通過鐵路運輸順利抵達煙台港,在港口完成車輛解體、包裝、裝船等相關工作後,沿著「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發往幾內亞。此次業務是煙台港、國鐵、贏聯盟、中車長江集團密切協作,全國首創開展的鐵路車廂一次性過軌運輸出口業務,後續,各型號車體將通過這一模式陸續發往幾內亞。一...

國際分類最新資訊

老摩托上的「魏司法」:服務群眾不能怕跑路丨直擊見面會 - 天天要聞

老摩托上的「魏司法」:服務群眾不能怕跑路丨直擊見面會

頂端新聞記者 聶輝 北京報道7月8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記者見面會,司法行政領域的五位代表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與記者見面交流。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長魏官元,從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在基層一線從
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在滬開啟新興法律服務領域實踐 - 天天要聞

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在滬開啟新興法律服務領域實踐

中新網上海7月8日電 (繆璐 陳惠晗)2025年「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活動8日在上海舉行。本屆活動以「AI、出海、未來」為目標,聚焦人工智慧、跨境數據合規等前沿法律議題,助力大陸台籍法律青年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升專業素養。7月8日,2025年「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活動在上海舉行。(上海台辦供圖) 「台...

全站最新資訊

老摩托上的「魏司法」:服務群眾不能怕跑路丨直擊見面會 - 天天要聞

老摩托上的「魏司法」:服務群眾不能怕跑路丨直擊見面會

頂端新聞記者 聶輝 北京報道7月8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記者見面會,司法行政領域的五位代表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與記者見面交流。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長魏官元,從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在基層一線從
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天天要聞

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財聯社7月8日訊,今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7月4日,根據黨中央決定,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福波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公告顯示,周治平出生於1971年1月,江西吉水人,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正高級工程師。
歐洲要投巨資發展軍事工業 但很明顯連自信都沒有 - 天天要聞

歐洲要投巨資發展軍事工業 但很明顯連自信都沒有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日前刊登一篇文章,《歐洲的兩難困境:是發展本土軍工業嗎,還是繼續依賴美國?》,文章中稱,歐洲各國已經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將軍事投資增加近一倍,這筆投資可能高達14萬億歐元,但如此高的投資能否推動歐洲的高端軍事創新呢?作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