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07月02日
1754
健康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團委聯合龍華區人民醫院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百千萬工程」「下鄉義診服務行動」。本次活動由醫學院團委書記李琳童帶隊,醫學院研究生張瑩和本科生汪心迪同學為隊長與龍華區人民醫院全科醫生皮貴榮、陽堅、莫海霞共同參與和指導各項工作。本次活動聚焦「防-治-管」一體化全科服務,涵蓋健康篩查、義診...
07月02日
2373
健康
新黃河記者7月2日從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濟南市醫保部門聯合長期護理事業發展促進會開展的「壓瘡防治攻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在床享受長護待遇的醫保參保人壓瘡發生率由4.48%下降至0.56%,壓瘡治癒....
07月02日
3692
健康
當甲狀腺結節報告「看不清」,這兩項技術讓診斷更精準!——瑞金醫院費健主任的防癌指南文章出處本文基於2024年《醫學影像學雜誌》與《Ultrasound Med Biol》兩項最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撰寫。
07月02日
1667
健康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布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07月02日
7368
健康
拿到血常規報告單時許多人不知道該看哪個指標看到箭頭多先別慌抓住這幾個關鍵指標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就能快速抓住重點↓↓↓血常規優先關注這4個核心指標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
07月03日
1485
健康
從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到熱愛運動的健身達人,從超重人群到挑食青少年,越來越多人因忽視關節健康而付出沉重代價。關節作為連接骨骼的「軸承」,每天默默承受著身體重量與運動衝擊,它的退化往往是無聲的。等到疼痛發....
07月03日
7707
健康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07月02日
1141
健康
近日,江蘇宜興一患者自稱前往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時被「過度檢查」一事引發關注。7月1日,南都記者向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求證,接線人員稱醫院內部正在處理之中,目前涉事醫生已暫停出診;宜興市衛生健康委回應南都記者表示,目前針對該事件已在核查
07月02日
1482
健康
隨著梅雨季落幕,高溫隨之而來,接下來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40℃。身材高大健碩的老王是浙江一名跑步愛好者,平日里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素質向來不錯。這天傍晚,雨後天晴,老王像往常一樣開啟了長跑。然而,就在距家還有1公里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腳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老王並未多想,咬著牙堅持跑到...
07月03日
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