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史稱「粟裕讓銜」,那他把元帥讓給了誰?當時,元帥只能10人,粟裕排在上下之間,授大將明顯吃虧,而他不爭,準確來講是淡化榮譽。
05月13日
1771
歷史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
05月12日
1151
歷史
「這位勞模同志看著面善得很。」1956年12月26日下午三點,周總理在勞模代表隊伍前駐足,目光落在一位身著粗布棉襖的老者身上。正在看名單的毛主席聞言抬頭,忽而朗聲笑道:「這不是咱們的老班長嘛!
05月13日
1618
歷史
中新社太原5月12日電 (記者 楊靜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對外發布山西陽城賈寨遺址發掘資料,該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環等遺物,是晉東南地區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與廟底溝二期文化交流互動的直接證據。 賈寨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芹池鎮賈寨村,南臨蘆葦河,地形北高南低。蘆葦河支流...
05月12日
3744
歷史
中東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之地。戰亂、衝突、資源爭奪,攪得天翻地覆。不過近年有個說法挺有意思,叫「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這話聽著有點誇張,但細琢磨還真有點道理。中國這幾年國力蹭蹭往上漲,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管是經濟、外交
05月12日
1099
歷史
引言鄢陵之戰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在公元前575年。這場戰役不僅是晉國與楚國之間的直接衝突,也是當時中原諸侯國之間複雜政治關係的集中體現。鄢陵之戰的勝負不僅影響了晉楚兩國的命運,更為後來的春秋爭霸格局埋下了伏筆。本文將簡要分析鄢
05月13日
1124
歷史
以為會談不攏。不好不壞的一個結果,非要說輸贏的話,應該算老美稍勝一籌,並掌握主動權吧。網上很嗨,還是萬事都是中國勝的感覺,精神勝利法,但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也好的。首先最新的關稅依然是老美比我們高20%,不管是什麼理由吧,芬太尼也好,撒尿和
05月12日
1419
歷史
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分封制的崩解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人才選拔機制經歷了從 "世卿世祿" 到 "選賢任能" 的劇烈變革。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青川木牘等出土文獻與《史記》《戰國策》等傳世典籍相互印證,勾勒出五種主要選官途徑的運作實態。
05月12日
1975
歷史
大連,這座城市給人的感覺真有點像個落寞的貴族。曾經是北方的大咖,風光無限,現在經濟不太行了,但你走在大街上,抬頭看看那些老建築、高樓大廈,還能感覺到它當年的氣派。大連這地方的歷史挺有意思,得從19世紀末說起。
05月12日
1086
歷史
這段被基層炊事員偶然目擊的場景,成了今天要講述的這場歷史衝突的最佳註腳——建軍治軍路上,是紀律壓得住脾氣,還是決勝千里最講究令行禁止。
05月13日
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