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市機械製造企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提升工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進企業發展方式向內涵集約型轉變、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轉變、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日前,記者在河北航瑞信科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組裝車間看到整機組裝的機房巡檢AI機器人正在檢測,準備發貨。
河北航瑞信科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前身系北京星顯篤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主要以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航天航空、聲學工裝、探傷設備醫療部件等精密機械零配件加工組裝為主,是一家設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的現代多元化企業。通過技術改進,2020年預計收入增加20%以上。
在三河市華夏恆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高端人才、先進的生產設備與檢測設備,成了企業發展的主力軍。該企業在發展中踐行專業研發和智能製造,將裝備自動化和信息集成化有效結合,致力於實現智能製造,打造數字化、可視化、自動化工廠。
據了解,我市將通過扶持骨幹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推動入園聚集、推動產業鏈協同、做強服務平台、整合社會資源等方式,大力支持新宏昌、海納川海拉、萊尼線束等龍頭企業擴大產能,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牽頭成立改裝車及零部件製造、智能裝備製造等產業的技術創新或產業發展聯盟。2020年到2022年,每年培育3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小巨人」企業。落實《河北省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2019-2025)》,強化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合作,採取多種形式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引導創新資源向機械製造業聚集。積極承接北京智能裝備產業科技創新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布局工業智能機器人、數字化加工裝備、精密智能控制設備、智能醫療設備、智能電氣等產業,打造服務京津冀、面向全球的智能裝備產業創新示範基地。
目前,全市共有機械製造企業844家,含規上企業52家。2019年,機械製造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納稅7.3億元,從業人數18863人,研發機構84個。
(來源:三河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