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回來了!
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民營企業大顯身手之時。
宛如那個當年追夢的「少年」一樣,歸來仍是「馬雲」。
其實,馬雲一直都在,只不過是暫時把工作重心投入到了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教育和農業!
如今,商界風起雲湧,不少後起之秀嶄露頭角,單單杭州就有「六小龍」之說。
時不待我,技術的革新日新月異,行業的發展瞬息萬變,馬雲也坐不住了。
老驥伏櫪,何況是「尚善飯,未遺矢」的馬雲呢!
01
昨天,一場國家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在期盼中召開,深刻體現出對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關懷和重視,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據央視新聞視頻報道畫面,參加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小米董事長雷軍、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等等。
這些企業代表來自多個領域,涉及面十分廣泛,涵蓋了互聯網、ai、新能源、機器人、農牧、乳業、電子通信、汽車製造、半導體、消費電子、網路安全和商業航天等。
這次座談會意義重大,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科技與創新是驅動發展的一體兩面,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美國大選過後,全球經濟持續動蕩,歐美企業動蕩不堪,而中國企業在聚焦於創新技術、前沿科技,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強大自身。
國產ai大模型的高性能驚艷全球;機器人亮相春晚玩起了高難度轉手絹;中國電動汽車品牌憑藉過硬的質量和高性價比,逐漸贏得國際市場青睞……
這個春天,新征程上的中國民營企業迎難而上,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彰顯了韌性與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會的民營企業代表,除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家,還有許多新生代創業者面孔,像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等,無一不是中國民營企業的「後起之秀」。
不過,企業家代表中,馬雲身影的出現,感覺即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02
沒有馬雲的時代,只有時代的馬雲。
26年前,包括馬雲在內的「18羅漢」在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一家以從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就此誕生,願景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致力於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17年前,淘寶(現稱「天貓」)上線;11年前,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5年後,阿里回港交所完成了二次上市。
如今,阿里巴巴已逐漸從一家b2b模式的電商平台,逐漸發展成為涵蓋多個業務領域的互聯網巨頭。
對於互聯網公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做的事都是都是「虛」的,都是概念的東西,一點都不實在。
可今天的很多便利都得益於互聯網,得益於阿里這些互聯網科技企業,而且在很多我們沒有關注到的領域,互聯網正在發揮更大的力量。
在電商的帶動下,物流更快更廣了,像一些偏遠地區,先是有了快遞站,才有的網購、包郵。
除了物流,公安部打拐辦聯合阿里工程師在2016年推出了失蹤兒童信息發布平台「團圓系統」,8年時間裡,通過互聯網發動群眾的力量,團圓系統已經成功找回了5000多個孩子。
其實,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大家都已深有體會。當然,互聯網也並非阿里一家企業,是眾多互聯網企業的創新和變革,才有了我們今日的諸多方便。
社會的善意和創造,往往都是那些理想主義者創造的。也正是有了這些有想法、有遠見、有格局的先行者,不遺餘力的革新、試錯,才有了今日之果。
而馬雲恰好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更算得上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
03
「閑雲野鶴」馬老闆,「不忘初心」馬老師。
馬雲在阿里功成名就之時「隱退」,馬老師卻一直都在,並把工作的重心投入到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教育和農業!
2015年,馬雲辭去ceo後成立了馬雲公益基金會,立志於鄉村教師事業,10年投入2個億,支持了1001位鄉村老師實現教育夢想,同時又影響了成千上萬的學生。
直至如今每年的臘八節,還在全國尋找100位優秀的一線鄉村教師,給予每人10萬的獎勵,助力中國廣大的農村教育。
大家有沒發現,2020年後,馬老師少有的幾次的公開行程,大多都是與農業科技相關;
他先後考察了嘉興平湖的數字農業基地、德州和濟南的智慧農業項目,還前往荷蘭、日本、泰國等多個農業科研機構考察農漁業技術。
2023年5月,馬老師還成為了東京大學「東京學院」的特聘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可持續農業和糧食生產。
其實,馬老師去日本也好,去歐洲也好,去泰國也罷,都是去研究農業,還成立一家關於農業的公司,這些都只為初衷。
當然,馬雲也是一位商人,在國外研究學習農業期間,不免會考察一些商業項目,為阿里尋求海外的增量空間。
畢竟這些年,阿里的框架結構一直都在調整改革,說白了還是阿里得投資併購做的不是太好。做了不少「虧本生意」,去年底阿里「虧錢」賣掉銀泰,就是最鮮明的一個例子。
經過過去兩年轟轟烈烈的組織架構梳理及調整後,阿里新的航向是電商、雲和ai,馬老師也從未放下過對阿里發展的關心。
04
不敢小看這個時代,馬雲歸來!
細心觀察下來,自去年11月以來,「低調」許久的馬雲可謂頻繁現身,熱度不斷。
此前的螞蟻集團20周年活動和「鄉村教師計劃」線上活動上馬雲均有過公開亮相,今年元宵節的前一天還突然現身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笑容滿面地跟員工們打招呼,期間也表達出了自己對ai的觀點。
馬雲說,「ai會改變一切,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今天我們為這個即將到來的時代做些什麼真正有價值而又與眾不同的事。」
「每一個時代都給了每一代人不同的際遇和挑戰,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握住這些際遇和挑戰。20年前,互聯網剛剛到來的時候,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抓住了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從今天來看,未來20年的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因為ai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
為什麼馬雲突然回來了?
事實上,張勇卸任後,蔡崇信成為阿里新的董事會主席,蔡崇信能力是很強的,不然也不會被委以重任,當初阿里上市就有他一半的「勳章」。不過,蔡崇信最擅長的還是做金融相關,對於大企業管理及大方向掌舵上,還略有不足。再加上他長期在國外生活,難免對阿里的調整上沒那麼及時,馬雲考察完海外市場,要麼是已經搞妥了,要麼就是海外沒啥好項目,在「杭州六小龍」橫空出現後,可不就得馬不停蹄的回來了。
deepseek炸場世界之後,媒體紛紛對長出它的杭州給予了高度關注,並且很快挖出遊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6大新興科創公司,提出了「杭州六小龍」的概念。
長江後浪推前浪,在看到中國在科技領域新形象時,馬雲確實著急了,杭州是阿里的「吉地」,更是馬雲的「大本營」,怎能讓人忘記「杭州還有馬雲」呢!
如今,阿里的引領效應正在歸來,年後股價持續上漲,被重新審視中國資產的華爾街更加高看一眼,前幾天還成了蘋果的a i夥伴,而這很重要的就是因為雲;
2009年阿里雲剛成立的時候,很多人還不認同,覺得這可能又是一個「資本騙局」,結果阿里雲做出了第一個中國自研雲計算系統,亮相世界。
電商逆流的時代,為什麼亞馬遜還能那麼賺錢,就是因為雲。
現在阿里雲後來居上,已經撼動了亞馬遜在雲領域的地位。
ai時代來臨,大數據、大模型都離不開雲計算,關鍵時刻馬雲怎麼能缺席,因為相信,所以選擇回來。因為看好,所以選擇繼續!
無數事實證明,技術是有國界的,這場關鍵的「戰役」,需要每一領域、每一家企業、每一個人的同心協力,共同領略綻放的魅力。
2025年伊始,春花還未盛開,但一切卻早已春風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