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看到許多車企業標榜,我的剎車距離有多短,例如只有34米之類。其實這並不全面。
因為剎車距離是用儀器測試出來的,儀器只能測試從剎車系統已經工作,從車輛發生減速到靜止的距離。
但是從你踩下剎車踏板,到剎車卡鉗牢牢抱住剎車盤(鼓)。這一段時間需要經過電子信號及液壓管路,還有一系列機械動作,這些都是需要反應時間的。
這個反應時間越長,車輛走過的距離也會越長,距離危險也會更近。
特別對於AEB來說,因為不存在駕駛人反應判斷的過程,直接由電腦作出剎車指令。所以如果剎車系統的響應時間更短,AEB的剎車距離也會更短。
所以未來線控剎車發展趨勢。從更遠一點角度來看,線控轉向也是必選之路。
2016年阿爾法.羅密歐Giulia是首批採用線控剎車系統的車型。當時試駕的感受是Giulia有著非常好的剎車腳感,而且剎車響應速度和剎車力度都非常強大。
如今各大零部件品牌都有自己技術的線控剎車系統。例如博世iBooster稱為「機電伺服剎車系統」,而大陸的MK C1就直接稱為「線控剎車」。而布雷博就稱為「Brake-by-Wire線控剎車」。
在本周舉行的采埃孚上海賽車場體驗活動上,采埃孚首次展示了一款全新的乾式剎車系統。該系統由采埃孚在中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發中心為全球市場開發。
所謂乾式剎車,就是每個車輪剎車力完全由電機產生,無需液壓系統和剎車液。從剎車踏板至剎車器的剎車交互通過通訊信號完成——這理論上可以獲得最快的反應時間。
沒有了傳統液壓傳遞的乾式剎車,除了反應更快,還有什麼好處?
采埃孚首次展示乾式剎車系統
首先是對電動車更友好。乾式線控剎車系統通過降低剎車片和剎車盤的接觸,實現幾乎為0的殘餘拖滯力矩。因此乾式線控系統可以降低行駛阻力,增加電動車續航里程。而且也減少剎車盤磨損而產生的顆粒排放。
第二是成本更低。取消液壓意味著更少的系統組件,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在車主方面,也不再需要更換剎車液,維保工作也相應減少。
如果這套先進的剎車系統用在AEB上會怎麼樣?
采埃孚工程師認為,在100km/h速度下,線控系統的自動緊急剎車功能的剎車距離相比傳統剎車系統可縮短高達9米。
當然肯定有朋友擔心乾式剎車安全問題,畢竟傳統的液壓剎車是非常成熟可靠的方案,而剎車系統可靠性不容有失。
采埃孚認為儘管剎車踏板和剎車執行裝置之間不再有機械連接,但剎車體驗仍將與液壓剎車器相同。該系統能確保數據傳輸和處理的安全性,與航空領域中常用的線控系統類似。
當然主機廠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行組合最佳的剎車方案。例如前橋可以採用液壓系統,而後橋採用乾式線控剎車系統。
事實上乾式剎車不止采埃孚一家,例如我們在4月上海車展中,Brembo布雷博就展示了他們的EMB(電子機械剎車)。
布雷博的EMB由於完全取消液壓管路,省去了剎車液、線束、液壓泵等部件。結構簡單可實現減重10%,剎車響應時間短,剎車更高效靈活,維護簡單,系統耐久性更好。
目前,布雷博的SENSIFY是現階段少數能夠搭載的EMB技術的剎車系統。
布雷博SENSIFY剎車技術的獨特之處,是創新的「分散式」架構:適用於任何單輪的單個剎車執行器,具有平穩連續的剎車力。由於能對每個車輪剎車都獨立控制,Brake-by-Wire線控剎車技術能夠優化剎車系統的功能,並最大限度地實現電動汽車的動能回收。
另外Brembo一向面對高端的客戶,而這套可以根據個人駕駛風格來設置不同的剎車方式。難道未來可望像F1車手一樣根據輪胎和路面抓地力狀況,精確的控制剎車力度?
最後線控剎車和乾式線控剎車的核心,就是用電動系統替代傳統的液壓系統,電子助力剎車系統是靠電信號傳遞,最終由電信號驅動液壓系統形成剎車力。
它的優勢是響應快,例如布雷博SENSIFY響應時間為100毫秒,僅為傳統剎車器響應時間的1/3。而且線控剎車的力度會比傳統液壓系統更高,幫助你在緊急情況下瞬間提供最大剎車力。
所以無論是人類駕駛員,還是電腦控制的AEB,都能有效縮短了剎車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