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強大的技術壟斷能力、極高的調試難度和不太大的產能,讓愛信精機在過去幾年成為了行業霸主,龐大的產能和傳統的市場佔有率,讓這種企業在電氣化轉型的時候必然會遇到巨大的壓力。
電動化的轉型其實就是在革新動力系統,拋棄石油選擇電能,也就意味著傳統內燃機將會被迭代,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能源架構。
比如說混合動力車型、純電動車,或者說是氫能源車,這些產品的登場不僅僅意味著內燃機的發展方向將會發生變化,也意味著驅動結構、變速箱系統也會有新的改變。
如果說內燃機因為混動、增城的保留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那麼為內燃機設計的變速箱將會被重新打亂。
事實上這幾年愛信的轉型壓力非常大,遠遠高於傳統企業的轉型,因為愛信的主要業務就是針對內燃機設計變速器結構,電動化的轉型從技術層面直接拋棄了所有的變速箱類型,畢竟電動車不需要傳統的換擋機構。
去年,電動化轉型相對成功,真正意義上進入到了元年,純電動車市場佔有率接近15%,意味著有15%的產品放棄了傳統變速箱,另外15%為混合動力、增程式產品,放棄了傳統的AT、CVT等變速箱結構,對於傳統變速箱產業也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根據預測,2025年的新能源產品銷量將會達到1000萬量級,市場佔有率逼近50%,傳統變速箱產業,比如說愛信、ZF等企業將會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變革。
全球產業方面,豐田、本田、大眾、BBA這些企業都在快速的推行電動化路線,電動、PHEV、48V等產業也都在快速迭代,迭代的目的是為了整合產業鏈,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同時也為了強化產品效率。
傳統變速箱生產成本高、效率低、 匹配門檻過高,這些問題在新的發展過程中很難被解決,特斯拉的電機+電池路線,比亞迪的DM-i路線和日產的e-Power路線成為了這個時代中新的選擇。
2022年9月30日,愛信精機發布業績報告,營業利潤下降到了266億日元,降幅高達68%,利潤降幅高達48%,愛信作為豐田的核心供應商之一,代表的是日系企業的核心利益。
電動化的轉型深深觸動了日系陣營的固有利益,以豐田為首的日系陣營在電動化轉型這件事兒上極度抵觸的一個原因就是,這種轉型必然會直接摧毀電裝、愛信的傳統霸主地位,無法形成壟斷的日系陣營就無法對後來者形成封鎖效應。
講一個中國品牌的故事。
長安CS55 初代產品上市時,因為採用愛信AT變速箱競爭力非常強,但愛信對中國企業的供應限量,CS55早期存在交付困難,核心問題就是愛信供應量不及時。
後來的傳祺GS8也存在這個問題,強大的產品力在當年撼動了漢蘭達的市場地位,豐田為了鞏固漢蘭達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對GS8的AT變速箱形成了限量控制,影響了企業正常增量。
新的產業對中國品牌來說是一種絕對的機會,傳統供應鏈巨頭在燃油車市場中的重要性難以被撼動,只有走出一條新的路線,才能夠找到新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