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in 的下一站》一文中,我們提到會有一個產品作為 Pin 的下一代出現。
在經過近一年的設計、開發和測試之後,1.0 版本終於上線App Store,這個產品叫 Taio,讀作 Tie-O(泰歐)。
儘管都是為文本而生的應用,Taio 和 Pin 仍然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向大家介紹 Taio 背後的設計邏輯,以及一些亮點特性。
設計哲學
在設計之初,我們就為其定下了幾個基調:
將強大藏於簡單之中
Taio 盡最大努力來讓初學者不會感到無所適從,所以本質上它只是剪貼板工具和文本編輯器。另一方面,Taio 也提供了極為靈活的配置能力,滿足專業用戶的需求。
實現正確的用戶界面
我們都喜歡好看的應用,但好看必須建立在正確工作的基礎之上。「正確」一詞看似簡單,卻並不容易達成。比如說:在各種屏幕狀態下都有良好的表現、對無障礙化的完善支持、為外設優化等等。
擁抱平台特性
Taio 是 Apple 生態的好公民,我們實現了大多數的現代特性,比如 Contextual Menu、Drag & Drop,以及在 iPadOS 上的 Split View 和 Slide Over 等等。作為文本處理工具,文件當然能被其它應用編輯,也支持通過 Open in Place 來編輯來自其它應用的文件。
採用最佳實踐
如果達成一個目標有多種方法,我們選擇經過驗證後最可靠的一種。例如,我們遵循CommonMark標準構建 Markdown 編輯器,沒有引入任何「非標準」的私有格式。這讓你在遷移至其它產品或是同時使用多個產品時,不會有兼容問題。
這些基調貫穿了設計和開發這款應用的整個過程,接下來會介紹一些具體的使用場景。
剪貼板管理
Taio 的剪貼板功能脫胎於 Pin,並有所加強。我們認為在移動端文本處理的場景里,剪貼板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會頻繁地在設備上使用複製粘貼功能,但不會將其保留很久。
相比之前使用通知中心小組件的形式,Taio 使用桌面快捷方式或小組件記錄剪貼板:
作為一種草稿數據,我們常常需要對剪貼板進行二次加工。在主應用,長按即可對其進行編輯或者啟動一個動作:
處理剪貼板
也可以對剪貼板數據進行批量操作(支持雙指滑動進入編輯狀態),如排序或批量刪除:
批量編輯
此外,剪貼板數據可以通過 iCloud 在設備之間同步。此功能使用 iCloud 的私有資料庫實現,不會經過開發者的伺服器。更多隱私問題,請參考我們的《隱私政策》。
文本編輯
Taio 的編輯器遵循流行的 Markdown 標準,提供開放的文件系統,讓應用間的協作成為可能。
如果僅僅把 Taio 看成一個文本編輯器,我們也希望 Markdown 的體驗可以出類拔萃,為此 Taio 引入了諸多特性。
工具欄
為了更好地輸入格式和符號,Taio 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欄:
編輯器工具欄
工具欄會智能地判斷當前的選中區域,例如:游標所在區域是一個標題時,你無需精確地選中這個標題;選中一段文本後按加粗,加粗符號會將選中的文本包裹住。諸如此類的優化還有很多,可以多嘗試來獲得最適合自己的使用方法。
手勢操作
除了通過左右滑動來移動游標、雙指縮放來調節字型大小以外,你還可以輕點屏幕三下來快速選中當前的段落:
快速選擇段落
同樣的操作也可以使用別的方式完成,但手勢操作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觸摸屏優勢。
快捷短語
Taio 支持動態內容短語,例如當前的日期或剪貼板:
輸入快捷短語
編輯快捷短語
你可以自由地通過模板文本設置快捷短語,來實現更靈活的快速文本輸入。
小提示:Taio 也支持基於TextExpander的文本替換功能。
大綱和導出
Taio 會自動提取文檔中的各級標題,生成大綱視圖,輕點標題可以在文檔中定位到相應位置:
大綱視圖
點左上角的分享按鈕,即可將文檔以多種格式導出:
文檔導出除了常見的 HTML 和 PDF 等格式,也支持用於跨應用協作的TextBundle格式。歷史版本
Taio 會定期保存你的內容,防止不小心改錯了或者不記得改了什麼。更重要的是,Taio 支持對比兩個文件版本之間的差異,讓您對恢復操作更有把握:
擴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