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
「99元玩轉短視頻」,看到這樣的廣告你會心動嗎?據媒體報道,近來有不少人被此類宣傳引入陷阱。
眼下,直播帶貨異常火爆,相關培訓機構也就應運而生。可由於缺乏監管,很多機構不僅沒有資質,還熱衷打著「7天玩轉直播」「網紅養成秘籍」等「速成式」口號四處招攬學員。而一旦你報了班,他們只會提供一些基礎教學資料,然後就是不停誘導再交錢。
就拿上述「99元玩轉短視頻」來說,99元只能上一堂課,想要繼續學要再交3千塊。可即便報了進階班,也不過是在群里聽語音、看PPT,學員們大呼「太水」。如果要想開啟實戰課程,還得繼續付費。更讓人無奈的是,由於多是網上付款,缺乏規範的協議與憑證,退款、投訴常常無門。最後,沒玩轉直播,自己反倒「被玩了」,這「主播夢」也就這麼破碎了。
常言道「器成還須久為功」,種種速成宣傳顯然違反常識,為什麼還這麼有市場?無非還是浮躁、投機心態在作祟。「報名翻譯速成班,一個月就能拿下口譯資格證」「加個減肥群,10天極速變苗條」……隨便一搜,這類廣告比比皆是。可以說,人們對「超速」的渴望已然涌動成一股潮流。如今,火熱的直播帶貨讓很多人「成名」「暴富」,不少人自然躍躍欲試。而一些直播培訓機構正是抓住了這種心理,沿用過往的速成話術吸引大夥來「刮彩票」。可殊不知,這都是些商業套路,輕信並不會等來什麼奇蹟。
而於一個行業而言,一味講求速成也無疑是一種傷害。優秀主播不可能「一夜養成」,但當「唯快不破」的節拍催促很多人「下水」,只會搞得整個行業魚龍混雜。更關鍵的是,直播帶貨不只是口若懸河就可以,很多人從培訓班學了一些花活兒,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卻忽視了貨品、服務等最核心的競爭力。此前一組數據顯示,有超過37%的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問題,主要有誇大宣傳、貨不對板、沒有售後服務等。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行業信任危機。
「慢工出細活,文火煲靚湯。」匠心獨運、不尚速成,事業、作品才能做出經得住考驗。拿帶貨領域的頭部主播來說,幾乎都對貨品等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不然,他們早就像很多人一樣,「一夜成名」又迅速銷聲匿跡了。
某種程度上講,培訓是一個行業的起點。既然直播培訓已經興起,相關方面當要儘快摸清情況,落實監管主體,在保障消費者利益的同時,創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而對於廣大直播從業者來說,當保持一份踏實的心態,急於求成只會遇坑。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晁星
編輯:晁星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