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終結傳統軟體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2025年07月11日11:20:14 科技 7275

ai編程工具正推動軟體行業走向「峰值時刻」。

近日,晶元金融分析公司fabricated knowledge的創始人doug o'laughlin發表文章稱,生成式ai正以類似互聯網顛覆傳統媒體的方式,重塑軟體行業的格局。

文章指出,ai工具,比如cursor和claude code,正在讓編寫代碼的成本和時間大幅下降,過去需要每token數千美元才能完成的開發任務,現在可能只需幾美分。

doug認為,這不僅會改變軟體開發的遊戲規則,更會像youtube對傳統電視業的衝擊一樣,徹底顛覆行業的盈利模式和競爭格局。

通過對比互聯網時代媒體行業的變遷,doug提出,軟體行業正面臨類似的「峰值時刻」。而理解這一變化的最佳視角,就是參考youtube興起對傳統線性媒體造成的衝擊。

傳統媒體如何走向衰落

為了更好地理解軟體行業即將面臨的變化,作者首先回顧了傳統媒體行業的發展軌跡。

在互聯網和youtube出現之前,內容消費主要通過電視捆綁套餐的形式進行,用戶通過單一訂閱就能獲得數千個頻道的內容。這種模式從1980年代持續到2010年代中期,電視捆綁套餐的滲透率一度達到87%的峰值。

然而,youtube的興起改變了一切。

數據顯示,youtube用戶增長的s型曲線幾乎完美地與有線電視捆綁套餐達到頂峰的時間點重合。

AI終結傳統軟體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 天天要聞

AI終結傳統軟體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 天天要聞

文章稱,在2010年代,當youtube經歷爆炸性增長時,有線電視捆綁套餐達到了頂峰,然後開始衰落。如今,傳統電視的滲透率已經跌至40%左右。

AI終結傳統軟體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 天天要聞

內容創作門檻的大幅降低

是什麼導致了傳統媒體的衰落?作者認為,關鍵不僅僅在於互聯網改變了分發渠道,更重要的是媒體創作本身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傳統媒體時代,內容創作者相對較少(數千個頻道),而現在youtube上有約1.139億個頻道,其中超過32300個頻道的訂閱者超過100萬。

以mrbeast為例,這位內容創作者現在擁有4億訂閱者,文章指出,這比整個美國的人口還要多,遠超有線電視曾經達到的規模。

重要的是,mrbeast並非帶著大量資金和分發渠道進入這個領域,而是因為媒體創作的准入成本大幅下降才得以崛起。

作者估算,在2000年啟動一個電視節目大約需要25萬美元,而現在啟動一個youtube頻道只需要大約3000美元。這種成本下降趨勢與當前編程助手工具的發展軌跡驚人相似。

軟體開發成本的「斷崖式」下降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ai衝擊下的軟體行業。文章強調,軟體開發的成本如今只是過去的一個零頭。

doug表示,過去編寫數百行代碼需要花費數百美元的人工時間,現在每天花費數百美元就能編寫數百萬行代碼。

有懷疑的觀點認為,服務質量、產品市場契合度和分發渠道(即銷售)才是真正的差異化因素。他們指出,與傳統媒體在分發和內容成本兩方面都發生變化不同,軟體行業只是創作成本在下降,而分發成本並未改變。

然而,doug認為這種觀點過於狹隘。

他表示,sor(記錄系統,大型數據系統中信息的權威數據源)不太可能改變,但新的商業機會是存在的。如果上下文窗口變得無限,可以無休止地調用和操作數據和信息,那麼一個特定的解決方案相較其它解決方案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

doug進一步指出,傳統軟體行業的毛利率高達90%以上,但如果每個人都能低成本開發出類似產品,那麼高利潤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雖然生成式ai成本很高,但對於產品創造而言,這本質上降低了傳統軟體解決方案的凈成本。

「峰值軟體」時代的到來

doug在文章中大膽預測,認為通過軟體獲得巨額利潤的時代已經結束。

文章稱,過去的遊戲規則是囤積相對較少的優秀程序員,從而提高內部開發速度並拒絕向競爭對手提供這種供應。但ai編程代理意味著軟體供應將呈指數級增長。

如今,軟體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加速版的顛覆,供應量激增將淹沒傳統軟體製造商,細分解決方案最終會壓倒現有巨頭。

類似於媒體行業,文章指出,軟體行業的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正處於類似的高點,ai工具的普及將加速這一衰退過程。供應量的激增,意味著傳統軟體公司的高利潤「護城河」將逐漸失效,銷售和營銷成本將成為競爭的重點,但這更像是「向下競爭」的賽跑。

文章預測,傳統軟體公司的股票仍有賺錢機會,但這將通過一波整合浪潮實現。今天的微軟、salesforce、servicenow和adobe可能就是明天的迪斯尼和福克斯。

AI終結傳統軟體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 天天要聞

軟體的本質:只是硬體的「局部最小值」?

doug還提出了一個更具哲學意味的觀點:軟體本身可能只是科技進步中的一個「局部最小值」,真正的核心一直是硬體。

他解釋稱,回顧計算歷史,大部分軟體最初都是以捆綁包的形式銷售給用戶的。比如ibm的早期產品。

而軟體作為獨立知識產權而收費的概念,其實是在硬體普及後的特定歷史階段才出現的。

在無限軟體生成的世界裡,軟體的意義何在?文章指出,它只是硬體的輸出。

硬體是信息與物理世界的交匯點,是科技進步的根本驅動力。隨著ai工具讓軟體生成變得無限可能,軟體的價值可能重新回歸硬體本身,未來的設備或許會內置定製軟體,就像早期的cray計算機一樣。

在這種模式下,硬體將成為新的稀缺資源,價值將重新集中到晶元、算力等基礎設施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 天天要聞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聽說了嗎?清華大學的專家居然說要徹底打破電力系統運行了上百年的規矩!就在上海那場新能源論壇上,陳磊研究員拋出個重磅觀點 —— 以後用電不用再看頻率臉色,有功功率想咋調就咋調!這事兒要是真能成,咱們家裡的空調、電動車充電可就再也不會因為電網不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 天天要聞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2025年二季度,在上海市政府經濟刺激方案推動下,上海商業市場消費活力逐步釋放,但零售物業租賃指標的復甦態勢仍顯平緩。核心商圈平均租金為1877元/平方米/月,平均出租率為94.71%,整體表現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徐家匯、陸家嘴等商圈憑藉成熟商業生態,表現相對突出。但與非核心商圈相比,從存量、新增供應、凈吸納量等指...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 天天要聞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博主 @i冰宇宙 今日分享了一款帶保密殼的新機真機圖,配備 RGB 燈效以及主動散熱風扇,預計為剛剛官宣的 OPPO K13 Turbo 系列。IT之家注意到,OPPO K13 Turbo 系列將於 7 月 21 日發布,在 GeekBench 6.3.0 中單核成績為 2156 分,多核成績為 6652 分,預計搭載高通驍龍
醒醒吧!CEO猛吹AI寫95%代碼,績效考核卻還在拼程序員手速? - 天天要聞

醒醒吧!CEO猛吹AI寫95%代碼,績效考核卻還在拼程序員手速?

編譯 | Tina在 AI 工具席捲開發圈之後,一批技術老兵的工作方式悄然發生變化。Superhuman (原生 AI 郵件應用)工程負責人 Loic Houssier 正是這場轉型的親歷者之一。這位出身數學背景、擁有密碼學工程經驗的 VP,曾帶領團隊經歷了從大型 B2C 到核心底層架構的複雜挑戰。而當 ChatGPT、Claude Code 等工具走進日常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 天天要聞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1日,據外媒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近日在發表內部講話時直言英特爾已不再是領先晶元製造商,甚至不在前十。其市值如今僅約1000億美元,與18個月前相比大幅縮水,而英偉達市值卻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二三十年前,我們確實是行業領導者。可如今的世界已經變了,我們已不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