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綜篤,在教育行業奮鬥二十多年,對專業、院校的填報有自己的見解,致力於為普通家庭考生、中等生高考志願填報的研究。關注我不迷路。 以下是正文:
時代之問:教育困局與科技挑戰
在當今社會,教育焦慮如同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著無數家庭。從孩子踏入校園的那一刻起,家長們便陷入了一場無形的競賽。為了讓孩子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各種輔導班、興趣班成為了孩子們課餘生活的 「標配」。然而,在這場看似為了孩子未來的忙碌奔波中,我們是否真正思考過,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能滿足孩子未來的需求?
與此同時,科技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從人工智慧到大數據,從生物技術到新能源,新興技術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這些技術的發展,不僅帶來了新的產業變革,也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人才,似乎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的需求。許多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企業卻在為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而苦惱。這種供需之間的矛盾,凸顯了傳統教育體系與科技發展需求之間的不匹配。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專業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僅是決定孩子未來四年學習方向的問題,更是關乎他們未來職業發展乃至一生的重大決策。一個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專業選擇,能夠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向未來的大門,讓他們在科技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那麼,如何才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在新工科專業崛起的時代,它又能為我們的未來帶來怎樣的機遇呢?
探尋方向:把握時代脈搏,鎖定新工科專業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選擇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專業,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新工科專業,作為順應科技發展趨勢而誕生的專業類別,正逐漸成為眾多學子的熱門選擇。
(一)新工科,新在哪
新工科以新經濟、新產業為背景,其建設一方面要設置和發展一批新興工科專業,另一方面要推動現有工科專業的改革創新 。它對應的是新興產業,不僅包括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還涵蓋了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
與傳統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強調學科的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訊、電子控制、軟體設計等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的緊密結合。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新工科人才,不僅要在某一學科專業上學業精深,還應具有 「學科交叉融合」 的特徵;不僅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現有的問題,還有能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去解決未來發展出現的問題,對未來技術和產業起到引領作用;不僅在技術上優秀,還懂得經濟、社會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熱門新工科專業全景掃描
- 計算機類:計算機類專業堪稱工科界的 「香餑餑」,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覆蓋操作系統、網路安全、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靈活性超高,畢業後既能進互聯網大廠 「卷」 演算法崗,也能去央國企、銀行做科技開發;軟體工程則更注重實踐,課程圍繞軟體開發流程展開,畢業後能做 Java 開發、前端後端工程師;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融合了統計學、機器學習和資料庫技術,未來能做大數據開發、數據分析,讀研時轉向人工智慧方向,掌握大模型訓練技能,職業發展空間會更大。
- 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類專業如同科技前沿的 「弄潮兒」。電子信息工程課程從電子電路設計到信號處理,再到通信原理,就業面超廣,想挑戰高端晶元設計這類高精尖領域,讀研甚至讀博是不錯的選擇;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課程重合度高,但更聚焦 5G/6G、光纖通信這些前沿技術,雖然就業方向有重疊,但通信崗位相對少,競爭激烈,不少畢業生會 「跨界」 到計算機行業做演算法或軟體開發;在 「晶元荒」 的大背景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直接成了 「香餑餑」,不過這專業難度係數超高,本科畢業大多只能去晶圓廠或做封裝測試,想搞晶元設計,至少得是名校碩士 。
- 電氣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進國家電網的核心專業,但就業遠不止電網,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都是它的 「主戰場」。不過現在進電網競爭激烈,本科生大多只能去縣級單位,碩士才有機會衝擊市級以上電網或新能源企業。電力電子方向(比如 IGBT 晶元研發)薪資高、前景好,值得重點關注。
- 自動化類:自動化專業號稱 「工科萬金油」,控制理論、計算機編程啥都學,特別適合跨領域發展。現在工業 4.0 和 AI 結合,智能駕駛、機器人成了新趨勢。不過本科就業有些崗位要經常出差,想進自動駕駛這類高端領域,讀研掌握深度學習演算法才是王道。
- 儀器類:儀器類專業與信息技術強相關,是當下熱門的新工科方向之一,也是很多熱門工科的 「備胎」,可被視為高配版的自動化、低配版的機器人工程,主要研究各種各樣的感測器,用於獲取信息,處於信息技術最前端的環節。學習內容覆蓋機電光控算,未來讀研可以深造的方向有很多,如儀器電子、電氣信息控制、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等這些熱門工科方向。
(三)選擇新工科,擁抱無限可能
選擇新工科專業,意味著擁抱更廣闊的就業前景。隨著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新工科專業人才需求旺盛。在人工智慧領域,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方向人才供不應求;大數據專業同樣炙手可熱,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加速,都需要大數據專業人才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隨著 「雙碳」 目標的推進,太陽能、風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成為國家戰略重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可投身於新能源發電、儲能技術研發等工作 。
新工科專業的薪資待遇也相對優厚。以智能駕駛為例,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突破,車企和科技公司對演算法研發、數據處理等專業人才需求激增,相關崗位年薪可達 30 萬 - 50 萬甚至更高;在晶元領域,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端人才也有著可觀的收入。
此外,新工科專業的發展空間巨大。在技術研發方向,畢業生可深入科研機構或企業研發部門,參與前沿技術攻關;在產業管理方向,憑藉技術背景和跨學科知識,可擔任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等職務,負責統籌技術項目實施,協調技術與市場、運營等部門的工作;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入,新工科專業人才還可轉向新興領域,如元宇宙、量子信息等,開拓全新職業賽道。
意識覺醒:創業意識,開啟未來之門
在科技時代的浪潮中,創業意識成為了個人發展的關鍵要素,它如同燈塔,照亮我們在未來職業道路上前行的方向。
(一)創業意識,不可或缺的時代素養
創業意識是指個體對創業活動的認知、意願和動機,它涵蓋了對商業機會的敏銳洞察、勇於創新的精神以及承擔風險的勇氣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業意識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從個人發展角度來看,創業意識能夠激發個體的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促使我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挖掘自身的潛力。許多成功的創業者,如埃隆・馬斯克,他憑藉著對新能源汽車和太空探索領域的深刻洞察,以及敢於挑戰傳統的勇氣,創辦了特斯拉和 SpaceX 等公司,不僅實現了個人的巨大成功,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從社會發展層面而言,創業意識能夠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據統計,近年來我國創業企業數量不斷增長,新創辦企業帶動的就業人數持續增加,為緩解就業壓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創業企業還能帶來新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促進市場競爭,推動產業升級。
(二)培養路徑,鑄就創業之才
- 內在驅動力激發:內在驅動力是創業意識的核心,它源於對成功的渴望、對創新的熱愛以及對社會價值的追求。要激發內在驅動力,我們可以從設定明確的目標開始。例如,將 「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者,用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 作為自己的創業目標,這樣的目標能夠激發我們的熱情和動力,讓我們在創業道路上更加堅定地前行。我們還可以通過自我激勵、學習成功案例等方式,不斷強化內在驅動力。
- 創新思維訓練:創新是創業的靈魂,培養創新思維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創意工作坊、頭腦風暴等活動,打破思維定式,拓展思維邊界。以蘋果公司為例,其創始人喬布斯以獨特的創新思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如 iPhone、iPad 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學習喬布斯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勇於突破傳統的設計理念,不斷訓練自己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案。
- 團隊協作與溝通技巧培養:創業往往需要團隊的協作,良好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在團隊協作中,我們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團隊成員的個性和特長,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例如,在一個創業項目中,技術人員、市場營銷人員和財務人員需要密切配合,共同推動項目的進展。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團隊建設活動、模擬項目演練等方式,提高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 市場洞察與機會識別能力提升: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對機會的準確識別是創業者必備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關注行業動態、分析市場數據、研究競爭對手等方式,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趨勢,尋找潛在的商業機會。比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商行業迅速崛起,許多創業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會,創辦了各類電商平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要學會從市場變化中發現機會,及時調整自己的創業方向。
- 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制定:創業過程中充滿了風險,學會評估風險並制定應對策略至關重要。我們要對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等進行全面的評估,提前制定應對措施。例如,在創業初期,資金緊張是常見的風險,我們可以通過合理規劃資金、尋找投資等方式來降低風險。同時,我們還要具備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保持冷靜,及時調整策略,確保創業項目的順利進行。
決策指南:專業選擇,成就璀璨人生
在專業選擇的道路上,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興趣、能力和社會需求,如同三把鑰匙,共同開啟我們未來的大門。
(一)興趣為引,探索熱愛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在專業學習道路上的強大動力源泉。當我們對某個專業充滿興趣時,便會自然而然地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探究,遇到困難也能憑藉內心的熱愛堅持下去。例如,埃隆・馬斯克從小就對科技和創新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份興趣驅使他在電動汽車和太空探索領域不斷突破,創辦了特斯拉和 SpaceX 等偉大的企業 。
那麼,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呢?我們可以回顧過往經歷,挖掘童年回憶,思考小時候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是否熱愛畫畫、搭積木、聽故事等,這些早期興趣或許是挖掘愛好的關鍵線索。還可以回想過去取得成就感的事情,像在學校演講比賽獲獎、獨立完成手工製作等,成就感通常意味著我們在這件事上具備一定能力和熱情,值得進一步探索。
積極嘗試新事物也是發現興趣的有效途徑,比如參加音樂演出、體育賽事、手工工作坊、讀書俱樂部等各類活動,親身體驗不同活動,感受自己的興趣程度。也可以利用線上課程或線下培訓學習新技能,如攝影、編程、烹飪等,觀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和持續學習的慾望。
(二)能力為基,發揮優勢所長
個人能力和優勢是專業選擇的重要依據。我們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包括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 。例如,有些人邏輯思維能力強,在數學、物理等學科上表現出色,那麼選擇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等專業可能更能發揮他們的優勢;而有些人語言表達能力突出,善於與人溝通交流,則適合選擇市場營銷、傳媒等專業。
評估個人能力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可以分析自己在高中各學科的成績表現,找出成績優異的學科,這些學科往往能反映出我們的能力優勢。還可以回顧自己在各類活動中的表現,比如在團隊項目中承擔的角色、發揮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成果等,從中了解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領導能力等 。參加一些專業的能力測試也是不錯的方法,如職業興趣測試、智力測試等,這些測試可以幫助我們更科學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點。
(三)需求為向,順應時代潮流
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是專業選擇的重要方向。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選擇符合時代需求的專業,不僅能增加就業機會,還能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我們可以通過關注國家政策導向來了解社會需求。例如,國家大力推動 「雙碳」 目標,那麼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就會大幅增加;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相關專業以及農村發展、農業經濟管理等專業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關注行業動態和市場趨勢也能讓我們把握社會需求,比如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領域的人才供不應求,學習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就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行動號角:擁抱變革,書寫精彩篇章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科技時代,新工科專業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未來的大門,而創業意識則賦予我們駕馭未來的能力。選擇新工科專業,就是選擇與時代同行,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擁抱無限可能的未來。培養創業意識,能夠激發我們的創新精神,讓我們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敢於突破,勇於創造。
親愛的朋友們,未來的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讓我們以興趣為筆,以能力為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在新工科專業的領域中描繪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同時,懷揣著創業意識的火種,在科技的浪潮中點燃創新的激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無論你是即將面臨專業選擇的學子,還是對未來充滿憧憬的追夢者,都請積極行動起來,把握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做出明智的專業選擇,培養敏銳的創業意識。讓我們攜手共進,在新工科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在創業的征程中奮勇拼搏,成為科技時代的弄潮兒,為自己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
普通家庭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需要從實際出發,思想要務實,拋棄一切幻想,腳踏實地,現實是殘酷的,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房子車子才是最現實的東西,理想是有礦人家玩的情懷。所以在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必須把握好方向,為自己的孩子挑選一個好的專業,讓他在未來的日子裡少走彎路,少一點壓力,多一點快樂。
近段時間,網路上出現了剽竊我的一些分析文章的行為,對於這種不尊重版權的行為深為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