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簡稱「瑞金醫院」)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瑞金醫院ruipath病理模型開源及成果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會上,瑞金醫院宣布聯合華為開源ruipath病理模型的核心「視覺基礎模型」,推動人工智慧在醫療行業的實際應用與普惠落地。
ruipath病理模型由瑞金醫院牽頭研發,華為團隊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持,是面向臨床的多模態病理大模型。模型具備泛癌種視覺特徵提取、視覺-語言跨層表徵對齊、長序列深度建模等能力,用於支持全流程的病理輔助診斷。目前,ruipath已覆蓋中國每年約90%發病率的19種常見癌種,支持上百項輔助診斷任務。
此次開源的核心「視覺基礎模型」,依託瑞金醫院百萬張高質量數字病理切片數據,藉助華為modelengine工具鏈完成數據標註、訓練和模型精調。在12個主流公開數據集中的14個診斷任務測試中,該模型在7項任務上達到業界領先水平(sota),並已具備臨床驗證能力。此次開源同時提供覆蓋肺癌、結直腸癌等7個常見癌種的測試數據集,以及基於模型的應用工具和實踐指南,進一步推動病理ai的普及和應用。
開源ruipath模型將有效降低病理ai部署門檻。藉助瑞金醫院多年積累的高質量病理數據和華為訓練工具鏈,基層醫院無需從頭準備數據、訓練模型、開發應用,即可獲得臨床級模型能力,節省大量前期投入。同時,通過標準化數據、工具和評測數據集,解決從模型部署到應用開發、評估上線的一系列現實問題,打通「最後一公里」,提升整體病理診斷水平,使頭部三甲醫院的經驗能夠更快複製到基層,助力各級醫院診斷能力「齊步走」。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在致辭中表示:「病理大模型只有真正臨床應用才能產生價值,實現ai普惠。希望此次開源與成果共享,集聚上海力量、中國力量,讓更多同道參與到病理輔助診斷模型的研究與應用中,加速ruipath模型的臨床落地,共同提高醫療水平,讓ai能力持續惠及全社會。」
華為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產品線總裁周躍峰指出:「醫療行業長期積累了大量的高質量數據,這是率先實現ai行業化落地的前提。」他進一步提出,華為將從數據標準化、基礎設施建設、工具體系開放化以及ai商業模式探索四個方面加速推動醫療ai的行業落地,包括:在數字化基礎上完善數據管理運營;構建可跨科室、跨院區共享的數據平台;推動模型和評測體系標準化、工具化;以及推動合理商業模式形成,建立ai診療良性發展機制。
華為與瑞金醫院在病理ai領域合作已三年。通過「醫生+ai工程師」的深度聯合,雙方共同完成了從數據工程、模型工程到應用工程的端到端流程。在modelengine平台支持下,醫生從「逐條標註者」轉變為「審核官」,實現批量審核,提升效率的同時保障標註質量。結合應用系統標準化對接與可視化報告模板,單病種ai診斷應用的上線周期已從10天縮短至2天。
在算力資源方面,華為採用算存網協同架構與模型蒸餾優化技術,僅用16卡集群完成模型的訓練與部署。通過將通用能力蒸餾至32b規模的專家模型,結合瑞金醫院精調與知識注入,實現「小而美」的部署效果,降低對算力資源與機房空間的依賴。同時,系統還通過緩存機制替代複雜重複計算,顯著降低推理成本,提升推理效率。
此次ruipath病理模型的開源,不僅是科研能力的共享,也是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的有序傳遞。據悉,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與瑞金醫院開展聯合創新,共建醫療「data+ai」新生態,攜手助力醫療ai普惠。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