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路邊同學
還有 4 個月,蘋果將推出新一代入門級智能手錶 —— Apple Watch SE 3。這款原計劃在 2024 年發布的機型,因市場節奏調整延後至今,卻也讓外界對其升級細節有了更充分的爆料空間。結合 Series 11、Ultra 3 等新型號的傳聞,路邊同學為梳理出 Apple Watch SE 3 最受關注的 6 大功能,帶你提前了解這台 「性價比之選」 的升級方向。
Apple Watch SE 3
最受關注的 6 大功能
屏幕升級:41mm/45mm 新尺寸,對標旗艦
屏幕尺寸的升級,是 Apple Watch SE 3 最直觀的改變,這也是 SE 3 區別於前代的最明顯升級點。改變的背後是蘋果對 「入門款體驗」 的重新定義。
據顯示分析師 Ross Young 在 X 平台爆料,Apple Watch SE 3 將採用 41mm 與 45mm 兩種錶盤尺寸,這一調整與當前 Series 6(42mm/46mm)的差異進一步縮小。更大的屏幕不僅能提升信息顯示效率,也能讓錶盤設計更豐富,能夠明顯提升用戶的視覺體驗。
晶元迭代:S10 晶元加持,更流暢
性能升級是智能設備的永恆主題,Apple Watch SE 3 預計將搭載 S10 處理器(同期旗艦 Series 11 或首發 S11 晶元)。
S10 的加入不僅能提升日常操作流暢度,更關鍵的是解鎖本地健康數據處理能力。用戶可通過 Siri 直接查詢心率、運動記錄等健康信息,無需依賴雲端連接。這對網路環境不穩定或注重隱私的用戶尤為實用,也體現了蘋果 「用晶元能力反哺基礎體驗」 的產品思路。
設計微調:鋁金屬 + 大屏,入門不廉價
由於屏幕尺寸增大,Apple Watch SE 3 的方正錶殼、更緊湊邊框的外觀將更接近 Series 9 的設計,整體視覺將會更顯精緻。
此前曾有傳聞稱蘋果考慮為 SE 3 採用塑料錶殼以降低成本,但最終確認仍會延續鋁金屬材質。這一調整既避免了機身的廉價感,也與旗艦機型形成 「材質統一但定位區分」 的產品線策略。至於是否加入 「常亮顯示(Always-On)」的功能,目前仍無明確消息,但結合 SE 系列的性價比定位,估計夠嗆。
5G 連接:從旗艦到入門的能力下放
隨著 Apple Watch Series 11 與 Ultra 3 被曝將支持 5G,SE 3 很可能同步獲得這一功能。
5G 的加入將徹底改變 Apple Watch 的 「獨立使用場景」。未來,用戶將無需依賴 iPhone 藍牙連接,可直接通過蜂窩網路接打電話、收發消息、使用導航等。對於戶外跑步、騎行等運動愛好者或需要 「輕量出街」 的用戶,5G 版 Apple Watch SE 3 將成為更實用的選擇。
健康功能:或填補基礎健康監測空白
當前 Apple Watch SE 系列無心電圖(ECG)、睡眠呼吸暫停檢測及溫度感測器等健康功能。但隨著 Apple Watch Series 11 被傳將支持血壓監測,蘋果或考慮為 SE 3 下放部分基礎健康功能。
若 SE 3 能新增其中一項(如基礎心率變異性分析、簡化版睡眠監測),將極大提升其作為 「健康助手」 的競爭力。對注重日常健康管理但預算有限的用戶而言,這將是從玩具到工具的質變。
系統更新:watchOS 12 加持,視覺與交互雙升級
Apple Watch SE 3 將預裝最新的 watchOS 12。根據傳聞,新系統或引入類似 visionOS 的設計語言,更簡潔的圖標、更流暢的動效,以及更智能、更精準的手勢識別等交互邏輯。
儘管具體功能仍需等待 WWDC 揭曉,但 watchOS 的每一代更新都能為老設備帶來新體驗。對於 SE 3 用戶而言,watchOS 12 的適配不僅意味著界面煥新,更可能解鎖與 iPhone、Mac 等設備的深度聯動功能。
SE 3 的升級邏輯—— 讓入門款更能打
從屏幕、晶元到 5G 與健康功能,Apple Watch SE 3 的六大傳聞升級,本質上是蘋果對入門級智能手錶的重新定義:它不再是廉價的功能閹割版,而是用旗艦技術反哺基礎體驗的普惠科技。對於消費者而言,Apple Watch SE 3 的意義不僅在於更低的入手門檻,更在於它表明,即使預算有限,也能擁有一塊滿足對 」智能、健康、便捷「 的核心需求的智能手錶。
2025 年下半年,這台升級後的入門款能否延續 SE 系列的市場神話?答案或許就在蘋果秋季發布會的舞台上。